时间: 2025-04-30 01:2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21:42
越公上人洛中归寄南孟家兄弟
——李洞
洛下因归去,关西忆二龙。
笠漫河岸雪,衣着虢城钟。
睡鸭浮寒水,樵人出远峰。
何当化闾俗,护取草堂松。
在洛阳下游的地方,我因归去而感怀,想起关西的二位龙兄。
头戴斗笠,漫步在河岸上,雪花纷飞;
身着虢城的钟声,随风而来。
睡鸭在寒冷的水面上漂浮,樵夫从远山走出。
何时才能超脱世俗,保住我那草堂中的松树?
李洞,唐代诗人,生活在唐朝盛世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为主题。
这首诗写于诗人归乡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显示出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李洞的《越公上人洛中归寄南孟家兄弟》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洛下的冬日景色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洛下因归去,关西忆二龙”直接表明了诗人的归乡心情,通过想起“二龙”这一友人,拉近了与故乡的距离,暗示了诗人对友谊和故乡的深切怀念。
接下来的描写极富诗意,“笠漫河岸雪,衣着虢城钟”,通过斗笠和雪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表现出冬天的宁静与孤独。与此同时,诗中的“睡鸭浮寒水”则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息,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两句“何当化闾俗,护取草堂松”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渴望超脱世俗、追求清净生活的理想。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思念。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厌倦,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清净生活的理想。
诗中提到的“二龙”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朋友?
诗中描绘的“睡鸭”在什么地方?
诗人希望能超脱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