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乱后逢友人》

时间: 2025-07-27 10:28:27

诗句

沧海去未得,倚舟聊问津。

生灵寇盗尽,方镇改更贫。

梦里旧行处,眼前新贵人。

从来事如此,君莫独沾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28:27

诗词名称: 乱后逢友人

作者: 罗隐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沧海去未得,倚舟聊问津。
生灵寇盗尽,方镇改更贫。
梦里旧行处,眼前新贵人。
从来事如此,君莫独沾巾。


白话文翻译:

大海的彼岸我尚未到达,依靠着小舟随意询问渡口。
生灵被盗贼掠夺殆尽,地方安定却又更加贫困。
梦中曾经走过的地方,如今却是新的权贵。
世事本来就是如此,朋友你不必独自流泪。


注释:

字词注释:

  • 沧海:指大海,象征遥远的地方和人生的艰难旅程。
  • 问津:询问渡口,寻求帮助或方向。
  • 生灵:指人和动物,生灵的苦难反映了社会动荡。
  • 寇盗:盗贼,指社会动荡带来的危害。
  • :指地方,指安定的状态。
  • 沾巾:流泪的意思,流泪时沾湿手巾。

典故解析:

  • 此诗反映了战乱后社会动荡带来的苦难,诗中提到的“生灵寇盗尽”暗示了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唐代诗人,以其五言绝句和古体诗著称,作品多描绘时事、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战乱之后,诗人通过与友人相逢,表达对社会动荡和生活艰辛的感慨,反映了一种深沉的无奈和对人世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罗隐的《乱后逢友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战乱带来的悲剧与思考。诗的开头就以“沧海去未得”引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暗示着生存的艰难;“倚舟聊问津”则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助。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批判令人动容,生灵遭受劫掠,地方虽安定却更为贫困,展现了社会的矛盾与复杂。梦中的旧行处与眼前的新贵人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时代的变迁。最后一句“君莫独沾巾”,更是对友人的劝慰,提醒他不必过于悲伤,因为世事无常,皆是如此。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深切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沧海去未得:表达了对远方理想或目标的追求尚未实现。
  2. 倚舟聊问津:表明诗人依靠小舟,向他人询问渡口,隐喻寻求帮助。
  3. 生灵寇盗尽:指出战乱使得百姓苦难,生灵遭受劫难。
  4. 方镇改更贫:即使地方安定,民众的生活仍旧困苦。
  5. 梦里旧行处:梦中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现已不再。
  6. 眼前新贵人:新兴的权贵与昔日的平民形成对比,暗示社会变迁。
  7. 从来事如此:对历史的总结,表达人生无常的观点。
  8. 君莫独沾巾:劝慰朋友,不必因现状而过于悲伤。

修辞手法:

  • 对比:旧行与新贵的对比,表现了社会变迁的无情。
  • 隐喻:沧海象征困难与理想的遥远。
  • 反问:通过对话方式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劝慰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感慨,表达了对人生命运无常的理解,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海:象征梦想和追求的遥远。
  • :象征生命的旅程与无助。
  • 生灵:象征人类的苦难与社会的动荡。
  • 新贵:象征社会上层的变迁与不平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沧海”象征什么?
    • A. 远方的理想
    • B. 生命的结束
    • C. 家乡的水域
  2. “君莫独沾巾”中“沾巾”意指?
    • A. 高兴
    • B. 悲伤
    • C. 祝福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与罗隐在对社会动荡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杜甫的《春望》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但风格上更显沉重,而罗隐则通过对话的方式更具个人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风入松 途中遇雪 风入松 其二 风入松·庚辰,一九四○年 风入松 甲午重阳风雨同娄生稼庵城南登高 风入松 雁 风入松 其一 南金寓携李,予客海隅,寄此以叙闲阔 风入松 听雨 风入松 草桥阻风雨作 风入松 风入松·柳梢烟软已璁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字旁的字 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琛缡 艸字旁的字 三铉 从规矩定方圆 比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贪功起衅 婆猴伎 回心转意 弘此远谟 刀刀见血 云阳 声泪俱下 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