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6:59
正忧衰老辱金台,敢望昭王顾问来。
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闲章句动风雷。
三都节已联翩降,两地花应次第开。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闻馀力有琼瑰。
征东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
官秩已叨吴品职,姓名兼显鲁春秋。
盐车顾后声方重,火井窥来焰始浮。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
忧虑自己年老而遭人轻视,是否敢奢望昭王能够亲自来询问我呢?
门外的旌旗如猛虎豹般聚集,墙壁上的诗句好似风雷激荡。
三都的节日已经纷纷降临,两地的花朵也应当次第开放。
若是比作紫髯大将的鼎足之势,恐怕我还没有那份余力去争得美玉。
征东的幕府掌管着十三州,我如何敢希望非才之人也能在上游?
官职已经得到了吴国的品级,姓名也在鲁国的春秋中显耀。
盐车的声音在后面越来越重,火井的火焰也开始浮现。
一句关于黄河的故事可以传承千载,而麦城的王粲却只是在空中登楼。
罗隐(833-909),字季常,号青莲,晚唐诗人,以诗词成就卓著,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日的景象和个人的忧虑,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罗隐的《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诗人以“忧衰老辱金台”自谦,表现出对自己年老无能的忧虑,借昭王的形象期待能得到重视和认可。接着,诗人描绘了门外的旌旗和墙上的诗句,生动展现出外部环境的热闹与气氛,这种对比加深了内心的孤独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盐车顾后声方重”,暗示了生活的重担与压力,火井的火焰开始浮现,象征着希望的萌芽与未来的可能性。在结尾处,诗人引用黄河的千载事迹和王粲的登楼,隐喻着历史的深邃与个人的渺小,反映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哲理思考,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忧虑,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哲理。
诗人担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年老
B. 失去权力
C. 经济困难
D. 家庭问题
“门外旌旗屯虎豹”意指什么?
A. 威武的军队
B. 美丽的风景
C. 诗人的忧愁
D. 社会的繁华
诗中提到的“盐车”象征什么?
A. 生活的重担
B. 财富的积累
C. 社会的繁华
D. 个人的荣耀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