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江南 其十 杂咏》

时间: 2025-04-30 13:37:42

诗句

江南好,暖意逼清明。

斗叶疏帘春寂寂,投壶小院夜铮铮。

回想不胜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37:42

原文展示:

江南好,暖意逼清明。斗叶疏帘春寂寂,投壶小院夜铮铮。回想不胜情。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春天真美好,暖意已接近清明节。窗帘背后,春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叶子,显得宁静而寂寥;小院子里,投壶游戏的声音在夜晚响起,清脆而悦耳。回想当年,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情感。

注释: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温暖的气候闻名。
  • :接近、逼近的意思。
  • 清明:指清明节,通常在阳历四月初,是春季的重要节日,寓意春暖花开。
  • 斗叶:指窗帘,通常由细叶或轻薄的材料制成。
  • 投壶:一种古老的投壶游戏,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铮铮:形容清脆的声音,多用于形容金属碰撞时发出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琬怀是清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富裕而文人气息浓厚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隽永,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江南春光明媚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与怀念。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十 杂咏》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温暖与宁静,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江南好,暖意逼清明”一句,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传达出一种温暖而愉悦的情感。接下来的“斗叶疏帘春寂寂”,则通过窗帘后面的光影,勾勒出一个春日的宁静场景,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欣赏。

“投壶小院夜铮铮”一句,进一步将意境推向高潮,通过投壶游戏的声音,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也让静谧的夜晚透出几分生动。诗的最后一句“回想不胜情”,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顶点,诗人不仅描绘了眼前的美景,更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往昔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出江南特有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南好,暖意逼清明:直接表明了江南的美好,暖意的逼近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2. 斗叶疏帘春寂寂: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宁静画面,窗帘后透出光线,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投壶小院夜铮铮:投壶游戏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寂静,展现了生活的乐趣。
  4. 回想不胜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情回忆,情感真挚而浓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暖意”比喻春天的温暖。
  • 拟人:将“春”赋予了情感,表现出春天的生命力。
  • 对仗:如“斗叶疏帘”与“投壶小院”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的思念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江南:象征着美好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2. 暖意: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3. 斗叶:代表着日常生活中的细腻与雅致。
  4. 小院:象征着温馨与归属感。
  5. 铮铮:代表着生活中的乐趣与小确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明”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端午节
    • B. 清明节
    • C. 中秋节
  2. “斗叶疏帘”中的“疏”字意思是?

    • A. 密集
    • B. 稀疏
    • C. 繁茂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 A. 投壶游戏的声音
    • B. 繁花似锦
    • C. 雪山飞狐

答案

  1. B. 清明节
  2. B. 稀疏
  3. A. 投壶游戏的声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夜喜雨》相比,刘琬怀的这首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宏观的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两者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江南文化与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感遇·之卅四 感遇·之卅三 感遇·卅二 感遇·之卅一 感遇·之三十 感遇·之廿九 感遇·之廿八 感遇·之廿七 感遇·之廿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潮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砭灼 雷声大,雨点小 沈博绝丽 昂然自若 缩砂蕑 邑字旁的字 止知其一,未知其二 逸雅 鳞藏 虫字旁的字 潜图问鼎 幺字旁的字 急不及待 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