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1:16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三
作者:叶梦得
生长在山间,从翁守蓬户。
人言膏粱子,粗免污纨裤。
官居无多恋,暂止复遽去。
家法恐未传,此心良已素。
义禅晚从我,似识此间趣。
西岩郁嵚岑,久断俗子路。
聊持山中节,为我主留务。
封陲际湖海,云月皆所部。
我生长在山中,跟随祖父守着简陋的房子。
人们说我是膏粱子弟,却粗糙得不沾华贵的衣裳。
官位不多,我并不留恋,暂时停留又急忙离去。
家族的法则恐怕还未传承下去,但我的内心已然清白。
义禅在晚年才跟随我,似乎懂得这里的趣味。
西岩的山峦高耸,早已与世俗绝缘。
我只是想保持山中的节操,以便为我的主人守护。
在边疆与湖海相接之处,云和月都是我的归属。
作者介绍:叶梦得(1077-1148),字季和,号惟白,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擅长古文和诗词,崇尚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他的诗作常体现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身处官场,对权力和名利产生了思考,展现了他对自我内心的反省与追求。诗中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山间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热爱。开篇以“生长在山间”自述,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接着提到“膏粱子”,揭示了身份与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诗人虽身为富贵子弟,却选择了简朴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他对物质的淡泊和追求精神的自由。
“官居无多恋,暂止复遽去”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倦,虽然担任官职,却不愿沉溺于权力之中,表现出对个人理想的坚守。后面提到“家法恐未传”,反映出对家族传统的忧虑,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迷茫。
“义禅晚从我,似识此间趣”展现了与禅宗的联系,仿佛在追寻一种超脱世俗的哲理,强调了内心对宁静与和谐的渴望。结尾部分“聊持山中节”表达了诗人愿意在山中保持节操,继续为主人的事业奉献,传递出对自然与道德理想的坚持。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更深刻地反映了他对世俗权力的反思与超脱,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生活的对比,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世俗权力和物质追求的反思,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节操的坚守,表现出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膏粱子”指的是:
a) 富贵子弟
b) 贫穷人家
c) 商贩
d) 学者
“聊持山中节”中的“节”指的是:
a) 节操
b) 节日
c) 节约
d) 节奏
诗人对官职的态度是:
a) 非常留恋
b) 不以为意
c) 渴望权力
d) 忽视家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叶梦得的诗更强调对世俗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安宁。两者在意境上都追求宁静,但表达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