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3:39:16

诗句

自我离山间,忽已两改月。

饥人不忘食,未坐先已说。

家僮挟书至,惊起慰愁绝。

推寻到鸡犬,问讯穷曲折。

此生岂多为,一壑万虑灭。

可能复大错,更铸八州铁。

汝归马蹄轻,初不恨触热。

殷勤报松竹,吾岂成久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16

原文展示

自我离山间,忽已两改月。
饥人不忘食,未坐先已说。
家僮挟书至,惊起慰愁绝。
推寻到鸡犬,问讯穷曲折。
此生岂多为,一壑万虑灭。
可能复大错,更铸八州铁。
汝归马蹄轻,初不恨触热。
殷勤报松竹,吾岂成久别。

白话文翻译

我自从山中离开,转眼间已经过了两个月。
饥饿的人总是想着食物,未坐下就开始说话。
家里的小孩抱着书来,惊醒了我,抚慰了我的忧愁。
追寻到鸡犬,问候的消息细细琐琐。
这一生又有多少事情可做,一切烦恼都已消灭。
或许可能再犯大错,重新铸造八州的铁器。
你归来的马蹄轻快,初时并不恨我热情的招呼。
殷切回应松竹的恩泽,我怎能变成久别的朋友。

注释

  • 自我:我自己。
  • 忽已两改月:忽然已经过去了两个农历月。
  • 饥人不忘食:饥饿的人总是会想着吃东西。
  • 家僮:家里的年轻侍从。
  • 挟书至:夹着书本过来。
  • 惊起慰愁绝:惊动了我,却也让我感到慰藉,愁苦全消。
  • 问讯穷曲折:询问各处的消息,事情经过曲折。
  • 一壑万虑灭:一条深壑能够消灭万般烦恼。
  • 复大错:再犯下大的错误。
  • 铸八州铁:指代重铸国家的力量。
  • 马蹄轻:马蹄声轻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年-1148年),字宗耘,号惭愧居士,晚号青松子,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他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成为了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叶梦得在送别友人模归卞山之际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在离别的时刻,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点滴,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生活中的小确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离别时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折射。诗人用“自我离山间,忽已两改月”开篇,迅速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主题结合起来,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接下来的“饥人不忘食”则用一种朴实的生活场景,传达出人们对于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期盼。

诗中“家僮挟书至,惊起慰愁绝”一句,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温暖,尽管身在异乡,诗人依然能感受到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温情。通过“问讯穷曲折”则进一步强调了人际之间的关心与问候,细腻而深入。最后的“汝归马蹄轻,初不恨触热”不仅表现出对友人归来的欢喜,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示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情感与思考,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感悟,使整首诗显得格外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我离山间,忽已两改月:自我从山中离开,转眼已过两个月,表达时间流逝的感慨。
  2. 饥人不忘食,未坐先已说:饥饿的人总是想着食物,未坐下就要说话,表现对生活的渴望。
  3. 家僮挟书至,惊起慰愁绝:家里的小孩带书而来,惊动我却也让我消除了忧愁。
  4. 推寻到鸡犬,问讯穷曲折:追寻到鸡犬,询问事情的曲折过程,表现人际关系的细腻。
  5. 此生岂多为,一壑万虑灭:这一生又能做多少事情,一切烦恼都可消灭。
  6. 可能复大错,更铸八州铁:或许再犯错,重新铸造八州的铁,隐含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7. 汝归马蹄轻,初不恨触热:你归来的马蹄声轻快,起初并不恨我热情的招待。
  8. 殷勤报松竹,吾岂成久别:温柔回应松竹的恩泽,我怎么可能变成久别的朋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中的琐事比作鸡犬,展现生活的细腻。
  • 对仗:如“汝归马蹄轻,初不恨触热”,形式上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场景描绘,营造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哲理,传达出对人际关系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归属与心灵的寄托,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 鸡犬:象征着平凡的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细腻。
  • 松竹:常用来象征高洁、长青的品质,表现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忽已两改月”意指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月亮的变化
    • C. 离别的痛苦
  2. “家僮挟书至”中的“家僮”指的是?

    • A. 朋友
    • B. 家中的侍从
    • C. 亲戚
  3. 诗的最后一句“吾岂成久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离别的无奈
    • B. 对友人归来的期待
    • C.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对雨》 by 王安石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对雨》:同样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人生的孤独与追求。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送别场景表达友谊与前途的期许,与叶梦得的作品相似,但风格上更显豪迈。

参考资料

  • 叶梦得研究
  • 宋代诗词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贺兰山 六盘山诗 山中 经火山 避地司空原言怀 鹧鸪天·秋后亭皋木叶稀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江南弄 怀宛陵旧游 清江引·钱塘怀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负固不悛 捎带脚 乚字旁的字 附肤落毛 韦字旁的字 祸稔恶盈 张慌失措 通牒 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咎征 子字旁的字 祼袖揎拳 陵厉雄健 辛字旁的字 迅雷不及 包含爬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