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和》

时间: 2025-04-26 11:34:26

诗句

生涯一茅屋,物役忘万殊。

再为东诸侯,作军蒐被庐。

追寻念往迹,六鹢惭宋都。

浩歌记土风,谁能和且趋。

自笑良巳隘,真成撅株拘。

聊云效知止,未敢伤廉隅。

兹山阅人多,龙蟠委崎岖。

寄我千里目,筇枝尚堪扶。

但愁见中原,惊心怆嗟吁。

何由返我室,小径遵芋区。

未用怀远游,苍茫赋三闾。

明当秣吾马,解组戒仆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4:26

原文展示

生涯一茅屋,物役忘万殊。
再为东诸侯,作军蒐被庐。
追寻念往迹,六鹢惭宋都。
浩歌记土风,谁能和且趋。
自笑良巳隘,真成撅株拘。
聊云效知止,未敢伤廉隅。
兹山阅人多,龙蟠委崎岖。
寄我千里目,筇枝尚堪扶。
但愁见中原,惊心怆嗟吁。
何由返我室,小径遵芋区。
未用怀远游,苍茫赋三闾。
明当秣吾马,解组戒仆夫。

白话文翻译

在一间茅屋里度过我的生涯,生活的琐事让我忘记了世俗的纷扰。再次为东部的诸侯服务,参与军队的征集和安置。追寻往日的足迹,看到六只野鸭让我对宋都感到羞愧。高歌记录故土的风俗,谁能和我一起歌唱并追随?自嘲如今的自己太过狭隘,真成了被束缚的树株。聊以自勉,效法“知止”的道理,不敢伤害自己的清白。如今的山上见到的人很多,龙在山间蜿蜒曲折。寄托我千里的目光,手杖尚可支撑。但唯独担心见到中原的情景,让人惊心,令人感慨。怎么才能回到我的小屋呢,小路蜿蜒通往芋田。未曾打算远游,苍茫大地赋予我三闾的感慨。明天会给我的马喂食,解散对仆人的禁令。

注释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象征简朴的生活。
  • 物役:生活的琐事、杂务。
  • 诸侯:古代对地方统治者的称谓。
  • :古代指征集、收集。
  • 六鹢:指六只野鸭,可能是指某种情景或意象。
  • 土风:乡土的风俗。
  • 良巳隘:自嘲自己太过狭隘。
  • 知止:指知道适可而止,出自《道德经》。
  • 龙蟠:形容山势蜿蜒曲折。
  • 筇枝:手杖,是诗人用来支撑的象征。
  • 三闾:即三闾大夫,指屈原的故乡,象征怀旧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梦得,字景山,号惭庵,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他在文学上有极高的造诣,尤其以诗词见长,风格多样,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生活困顿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诗人身处社会动荡中,对个人命运的追索与对乡土情怀的依恋,构成了诗的主要主题。

诗歌鉴赏

叶梦得的《自和》是一首充满感慨与自省的诗作,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开篇以“生涯一茅屋”引入,简洁地呈现出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随即用“物役忘万殊”表达出在日常生活中逐渐麻木的感觉。作者通过回忆“东诸侯”的经历,抒发了对故乡的追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在“追寻念往迹,六鹢惭宋都”中,作者以六只野鸭的意象,隐喻对故乡的思念与自愧,表现出一种对往日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诗人自嘲“良巳隘”,反映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表现出对自我局限的反思。

“寄我千里目,筇枝尚堪扶”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冀与坚持,尽管艰难,但依然愿意向前看,寄托了对生活的希望。而“何由返我室,小径遵芋区”则再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渴望与归属感,整个诗作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涯一茅屋:生活在简陋的茅屋中,表现出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
  2. 物役忘万殊:生活琐事让人忘却了世间的种种纷扰。
  3. 再为东诸侯:再次为东部的诸侯服务,暗示对权力的依附。
  4. 作军蒐被庐:参与到军队的征集工作中,表明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蟠委崎岖”,形象地描绘山势的蜿蜒。
  • 对仗:全诗多处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核心在于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屋:象征着简朴与艰难的生活。
  • 六鹢:代表着乡愁和对过去的追思。
  • 筇枝:象征着支撑与希望,尽管艰难仍然向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自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叶梦得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六鹢”象征着什么?

    • A. 家庭
    • B. 乡愁
    • C. 事业
    • D. 友谊
  3. “生涯一茅屋”中的“茅屋”指的是什么样的居所?

    • A. 富丽堂皇的府邸
    • B. 简陋的草屋
    • C. 豪华的别墅
    • D. 现代的公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叶梦得《自和》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认同与对故乡的思念,叶梦得更加注重个人内心的挣扎,而杜甫则侧重于对社会动荡的反映。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叶梦得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吴越故宫吊钱武肃王,用岳忠武韵 满江红 幽居 满江红(仓江分韵送晏钤干词) 满江红 水仙王祠神弦曲 满江红·丁酉夏,穫麦村中,感情即事,得词八首,不避俚俗,漫抒真率云尔 其六 满江红 其四 丁未夏泖,滨人剖蚌得径寸大珠,赋此纪异 满江红 其五 湖上即景同王西樵赋柬宋荔裳 满江红 海上同痴萍阿琴作 满江红·脂雨东流 满江红 同二泉师登金山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寂然不动 送定 夜半更深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行法 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束手旁观 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徽调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业字旁的字 充天塞地 臼字旁的字 钳锤 非字旁的字 玉碎珠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