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朱氏西涧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3:44:33

诗句

涧下流泉涧上松,清阴尽处有层峰。

应知六月冰壶外,未许人间得暂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3

原文展示:

涧下流泉涧上松,
清阴尽处有层峰。
应知六月冰壶外,
未许人间得暂逢。

白话文翻译:

在山涧下流淌的是清泉,山涧上挺立的是松树。清凉的阴影尽头是层叠的山峰。想必即使是在六月,冰壶之外的水流,也不允许人间的游人偶然相逢。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间的小河流。
  • 流泉:流动的泉水。
  • 清阴:清凉的阴影。
  • 层峰:重叠的山峰。
  • 冰壶:指冰冷的水或泉水。
  • 未许:不允许。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冰壶”,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代表着清澈、纯净的自然景象。同时,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年-1148年),字宗元,号云峰,浙江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西涧自然景色的赞美有关,表达了他在游览西涧时所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纷扰的淡泊与逃避。

诗歌鉴赏:

《忆朱氏西涧 其一》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首句“涧下流泉涧上松”描绘了山涧的清澈泉水和挺拔松树,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接下来的“清阴尽处有层峰”,则将视野拓展至远方的山峰,展现出一种远近相映的自然之美。

此诗的意境深远,尤其在最后两句,通过“应知六月冰壶外,未许人间得暂逢”,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纯净的向往和对人世间繁杂的逃避。诗人在这里似乎在提醒读者,即便在炎热的夏季,依然可以在这清凉的山涧找到一丝安宁与自在。这种对比的手法加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自然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涧下流泉涧上松:描绘山涧的清泉与松树,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2. 清阴尽处有层峰:阴凉处的远山,突显出层峦叠嶂的壮丽。
  3. 应知六月冰壶外:暗示即便在夏季,依然存在着冰冷的泉水,象征着自然的永恒。
  4. 未许人间得暂逢:表达了对人间纷扰的拒绝,表现出诗人向往幽静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心灵的归宿,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 对仗:前两句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然的和谐美和心灵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纷扰的淡泊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生机。
  • :象征坚韧与长寿。
  • 层峰:象征高远与广阔。
  • 冰壶:象征冷静与清澈。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涧下流泉”指的是什么?

    • A. 山涧的泉水
    • B. 山上的松树
    • C. 人间的纷扰
    • D. 冰冷的水
  2. “应知六月冰壶外”的意思是?

    • A. 夏天的炎热
    • B. 自然的清凉
    • C. 人间的喧嚣
    • D. 冰冷的泉水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人间繁华的追求
    • B. 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 C. 对历史的思考
    • D. 对爱情的感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杂诗》与叶梦得的《忆朱氏西涧》同样以自然为题材,但王维更多表现出孤独的情感,而叶梦得则更倾向于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宋诗词鉴赏》
  • 《古诗文读解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将买舟入新安程易田徵君方渡江来夜过话别 夜宿善权寺追怀陈述古 涤虑轩 悼贤诗 读黄仙裳秋槎唱和诗 过二乔墓 塞下曲 其二 塞下曲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瓦字旁的字 忍耻含垢 徒拥其名 衣字旁的字 霜翼 朱紫难别 猛虎添翼 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泻邪 五繇 疋字旁的字 痞满 丨字旁的字 矜功伐善 同敝相济 书开头的成语 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