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7:54
阆苑瑶台风露秋。整鬟凝思捧觥筹。欲归临别强迟留。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此时情绪悔风流。
在瑶台仙境中,秋风送爽。她静静整理着发髻,陷入了沉思,手中捧着酒杯。临别时想要返回,却又强忍着不愿离去。明亮的月光下,孤独的梦只能在枕边缠绵,酒席结束后,心中只剩下两道愁眉。此时此刻,心中充满了对往日风流的悔恨。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擅长词、诗,尤其以婉约词著称。他在词中常表达离愁别绪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晏殊在词风上影响了后来的许多词人,被誉为“词宗”。
《浣溪沙》是晏殊在一次离别时所作,表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充满了秋天的凉意,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细腻描写。
《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的开头“阆苑瑶台风露秋”便带有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瑶台象征着理想与美好,而秋天的凉意则暗示着离别的无奈。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酒席上整鬟沉思的情景,表现了她对即将离去的无奈与留恋。尤其是“欲归临别强迟留”一句,显示了强烈的情感冲突:想要离去却又舍不得离开。
中间的“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则通过月光与酒席的意象,展现了孤独的梦境与愁苦的心情。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孤独,而酒阑则是对欢乐时光的告别。最后一句“此时情绪悔风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过去的风流生活感到深深的悔恨,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音韵、节奏上也十分和谐,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全诗围绕离别、孤独及对往昔风流的悔恨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伤感。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阆苑瑶台”中的“瑶台”意象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美好
C. 离别的悲伤
诗中提到的“酒阑”是指什么?
A. 酒席结束
B. 酒的种类
C. 酒的价格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忧伤与怀念
C. 愤怒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尽管主题相似,但两位词人的风格迥异,表现出的情感层次和细腻程度各有千秋。
以上为《浣溪沙》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