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拂云堆》

时间: 2025-05-07 00:41:58

诗句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

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1:58

拂云堆

作者: 李益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汉将新从虏地来,
旌旗半上拂云堆。
单于每近沙场猎,
南望阴山哭始回。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将领刚刚从敌人的土地上归来,
旌旗在云雾中高高飘扬。
单于每次接近沙场打猎,
南望阴山时不禁哭泣,思念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汉将: 汉朝的将领。
  • 虏地: 指敌人占领的土地。
  • 旌旗: 战旗,象征军队的标志。
  • 单于: 这里指的是匈奴的首领。
  • 沙场: 战场。
  • 阴山: 指的是阴山山脉。

典故解析:

  • 单于: 单于是古代匈奴的统治者,代表着强大的敌人。
  • 阴山: 该山脉是汉朝和匈奴之间的重要地理标志,诗中提及“南望阴山”表现出对故土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字季和,唐代诗人,以边塞诗著称,表现出豪情壮志和对故乡的思念。其作品多描绘边疆的壮丽和战争的悲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斗频繁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战争场景,表达了对士兵的敬意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拂云堆》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诗中通过描写将领归来的情景,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与思念。第一句“汉将新从虏地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战争的前线,汉军将领带着刚从敌境归来的荣耀,体现出对国土的坚定守护。然而,接下来的“旌旗半上拂云堆”则描绘了战旗在云雾中高高飘扬的景象,暗示着战争的持续与未竟的使命。

第三句“单于每近沙场猎”,将视角转向敌方的单于,表现出匈奴首领对战争的冷酷与无情。最后一句“南望阴山哭始回”,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单于虽然身为敌人,但他也有对故土的情感,与汉将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以“归”和“思”为主线,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共鸣,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将新从虏地来: 说明汉朝的将领刚刚从敌人占领的地方回来,暗示着战争的背景。
  2. 旌旗半上拂云堆: 描绘战旗在云雾中飘扬,象征着军队的威武和壮丽。
  3. 单于每近沙场猎: 说明敌方首领在沙场打猎,突出敌人的强大与残酷。
  4. 南望阴山哭始回: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切。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汉将”与“单于”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旌旗”、“阴山”等意象描绘了战争和思乡的情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战争与思乡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将领的敬佩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历史背景下个人情感的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旌旗: 象征着军队的力量与荣耀。
  2. 沙场: 代表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3. 阴山: 代表故乡和思念的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汉将的归来?
    A. 单于每近沙场猎
    B. 汉将新从虏地来
    C. 南望阴山哭始回

  2. “阴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战争的残酷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军队的荣耀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同样描绘边塞的战争与思乡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益的《拂云堆》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达了对边疆的思考,但李益更侧重于战争的情感,而王之涣则更注重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拂云堆》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查询

荔枝树 黯然 黄莺 江行 赵璘郎中席上赋蝴蝶 叙事感恩上狄右丞 华山 寂寞 雪中偶题 槐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首之心 杰士 有心无力 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玩人丧德 诸姑 舌字旁的字 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谱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恢诡谲怪 打街骂巷 协和 包含雨的词语有哪些 饥寒交至 甘字旁的字 瑶台倾 尸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