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幽州赋诗见意时佐刘幕(一作题太原落漠驿西堠)》

时间: 2025-08-04 05:34:19

诗句

征戍在桑干,年年蓟水寒。

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5:34:19

原文展示

征戍在桑干,年年蓟水寒。
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征戍士兵在桑干河边驻守的寒冷岁月,年复一年,蓟水流域的寒意不断袭来。诗人表达了对守边士兵的关心和思念,特意提到从驿站出发,向北去往长安的道路。


注释

  • 征戍:指边疆的军事防守。
  • 桑干:桑干河,位于今山西省一带,是古代的重要河流。
  • 蓟水:古代指的是蓟县一带的水,形容北方的寒冷。
  • 殷勤:形容热情周到,关心的态度。
  • 驿西路:指从驿站出发的道路,向西前往。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安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约公元765年-约公元830年),字良辅,号少微,唐代诗人,生于今山西省,历任多个官职,后隐居于青山之中。李益以其边塞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边疆风情和士兵生活,情感真挚且富有豪情。

创作背景

《幽州赋诗见意时佐刘幕》创作于唐代边境动荡的时期,诗人目睹了征戍士兵的艰辛与孤独,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关怀,并借此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边防将士的重视与思考。


诗歌鉴赏

李益的这首诗短小精悍,却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征戍在桑干,年年蓟水寒”,既点明了诗作的背景,描绘了边塞严酷的气候和军事生活的艰难,令人感受到士兵所承受的孤独和寒冷。接下来的“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则流露出诗人对士兵的关怀,表达了对他们归乡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桑干”和“蓟水”这两条河流,构成了一个广阔的地理背景,营造出一种冷峻的边塞气氛。诗人用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士兵的艰苦与无奈,也流露出对家乡长安的思念之情。李益以此表达了对边防士兵的同情与敬意,彰显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征戍在桑干:描绘了士兵在边疆驻守的场景,地点是桑干河,强调了他们的艰辛。
  2. 年年蓟水寒:强调了寒冷的气候,使人感受到士兵的孤独与无奈。
  3. 殷勤驿西路:诗人通过“殷勤”一词传达了对士兵的关切,表明他对他们的深切关注。
  4. 北去向长安:表达了对长安的思念,象征着希望与安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征戍”与“殷勤”,“桑干”与“长安”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了“桑干”和“蓟水”作为意象,构建了特定的地理与情感背景。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边塞士兵的同情与关怀,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家乡的思念,传达了深厚的爱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干:象征着边疆的艰苦与孤独。
  • 蓟水:代表着寒冬的严酷,映射出士兵的困境。
  • 长安:象征着温暖与希望,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桑干”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条河流
    C. 一座城市

  2. “年年蓟水寒”中的“蓟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寂寞与寒冷
    C.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 A. 家乡与安宁
    B. 战争与痛苦
    C. 旅行的快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崔颢《黄鹤楼》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思乡情怀,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王昌龄《出塞》:与李益的边塞诗风格相近,都是对士兵生活的关注和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 《唐代诗人李益研究》

相关查询

绮罗香·缙云山下红树林立。询之土人,是黄楝树,繁艳不减于枫 绮罗香·醇士次余此阕。东坡诗云:虚白堂前合抱花。秋风落日照横斜。秋风渐高,花容如旧。叠前韵答之 绮罗香·莲池沟司法院大紫薇一株花甚明艳,既和予昕二绝,复制此阕 绮罗香 咏灯花 绮罗香 岚君以木樨、素心与菊花同插一瓶,索赋 绮罗香 绮罗香 题马元儿水墨兰竹湖石画帧 绮罗香 某君以大枝桂花供予瓶中,秋光方浓,月色新霁,伤时感事,为拈此解 绮罗香二首 其二 绮罗香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侧获安 杏丹 虽死犹生 殳字旁的字 策拜 馬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医书 朝野侧目 包含冬的成语 私字儿的字 开门见山 爪字旁的字 指手划脚 走过场 如痴如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