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乞宽禅师瘿山罍呈宣供奉》

时间: 2025-05-07 06:26:18

诗句

石色凝秋藓,峰形若夏云。

谁留秦苑地,好赠杏溪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6:18

原文展示

乞宽禅师瘿山罍呈宣供奉
石色凝秋藓,峰形若夏云。
谁留秦苑地,好赠杏溪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山石和夏天的云朵,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提到的“秦苑地”与“杏溪君”似乎暗示了一个美好的交往与赠礼的场景。

注释

  • 乞宽禅师:指的是乞宽禅师,可能是诗人敬仰的僧侣。
  • 瘿山:指的是一座名为瘿山的山,可能与僧侣的修行有关。
  • 石色凝秋藓:形容秋天山石上覆盖的青苔,颜色凝重。
  • 峰形若夏云:比喻山的轮廓像夏天的云朵,轻盈而柔和。
  • 秦苑地:指的是古代秦地的园林,暗指优美的景致。
  • 杏溪君:指的是诗中的朋友,可能是与诗人有深厚情谊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唐代诗人,字子璋,号青山。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描写山水与友人情谊,代表作有《夜泊牛津寺》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益与乞宽禅师的交往之际,表达了他对这位禅师的尊敬与友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示了秋冬交替的美丽景致,同时借助山石和云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诗的开头以“石色凝秋藓”引入,呈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似乎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接下来的“峰形若夏云”则为诗作带来了一丝生动的气息,表现出自然的多样性与变化。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情感上深邃而真挚,体现了李益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色凝秋藓:这句描绘了秋天山石上覆盖的青苔,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凝重的景象。
  2. 峰形若夏云:将山峰的轮廓比作夏日的云朵,轻盈而柔和,形成鲜明的对比。
  3. 谁留秦苑地: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暗示诗人与友人在此地的美好回忆。
  4. 好赠杏溪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愿意将这份美好与朋友分享。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峰形若夏云”对山峰形状的比喻,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均衡,体现了唐诗对仗的美学特征。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色:象征着坚固与稳定,寓意诗人的内心世界。
  • 秋藓: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沉淀。
  • 峰形:象征着高远与追求,暗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夏云:轻柔与变化,表现出生命的灵动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乞宽禅师是哪一位诗人的朋友?

    • A. 李白
    • B. 李益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石色凝秋藓”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3. 诗中提到的“杏溪君”象征着什么?

    • A. 过去的遗憾
    • B. 友人的深厚情谊
    • C. 自然的美好
    • D. 禅师的教诲

答案

  1. B. 李益
  2. C. 秋天
  3. B. 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寺》李益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李益的《乞宽禅师瘿山罍呈宣供奉》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的描绘,但李益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而杜甫则更强调情感的深刻与历史的沉重,体现了不同风格的唐诗魅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李益诗文研究》

相关查询

劝饮酒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 寄献萧相公 杂曲歌辞 金殿乐 送外甥 箜篌 答僧赠柱杖 题馀杭 妓席与杜牧之同咏 横吹曲辞。入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气吞牛斗 担带 励精更始 虚一而静 玉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洗垢寻瘢 南征北伐 音监 包含铤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包含赴的成语 工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焚林竭泽 俊补 哲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