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

时间: 2025-07-28 09:03:50

诗句

毫末成围海变田,单家依旧住溪边。

比来已向人间老,今日相过却少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03:50

原文展示: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
作者:戴叔伦 〔唐代〕
毫末成围海变田,
单家依旧住溪边。
比来已向人间老,
今日相过却少年。

白话文翻译:

这片土地原本是海洋,如今却变成了田地,
单家依然住在溪水旁。
不知不觉间已经在世间变老,
今天相见却仍然像少年一样。

注释:

  • 毫末:指细微的事情或变化,诗中用来形容大海变成田地的过程。
  • 成围:指形成围绕的样子,这里指土地的圈定。
  • 溪边:指小河边,表现出单家的环境依然如旧。
  • 比来:最近,近来。
  • 人间:世间,指人世间的生活。
  • 相过:相见、相遇。

典故解析:

这首诗未涉及特别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生际遇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单家与溪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叔伦是唐代著名诗人,生于679年,卒于740年。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受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戴叔伦晚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与人世的沧桑。开头的“毫末成围海变田”勾勒出一幅变化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巨大变迁,表现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单家依旧住溪边”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单家在溪边的生活并没有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反而显得更加珍贵。接下来的“比来已向人间老”,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随着岁月的推移,人总是要老去的。但最后一句“今日相过却少年”则是诗人的一种积极态度,即使年华已逝,心中依然保持着年轻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深意,体现出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毫末成围海变田”:描绘了土地的变化,隐喻着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2. “单家依旧住溪边”:强调单家的生活环境未变,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3. “比来已向人间老”:表达诗人对自己年龄增长的感慨。
    4. “今日相过却少年”:尽管岁月流逝,心态依旧年轻,表现出乐观的人生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变为田的变化比喻人类的活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时间的流逝表现得很明显,暗示生命的无常。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与自身的老去,反思生命的意义,展现出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海与田:象征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影响。
  • 溪水: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纯净。
  • 少年:象征着活力与希望,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毫末成围海变田”中的“毫末”是什么意思? A. 细微的事情
    B. 大海
    C. 田地

  2. 诗中“单家依旧住溪边”表达了什么? A. 单家搬走了
    B.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C. 单家破产了

  3. “今日相过却少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B. 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戴叔伦的作品则通过时间的流逝引发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诗经与唐诗对比研究》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 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时二子还城) 同韩郎中闲庭南望秋景 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 再游西山 西亭 诣西山深师 起度律师同居东斋院 昙智禅师院 道晏寺主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长尺短 九锡宠臣 申谕 衮衣以归 珠履三千 伴饭指挥使 心字底的字 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校勇 力字旁的字 显功 彑字旁的字 如鼓琴瑟 韦字旁的字 府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