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3:41
去冬竹瓦迎新雪,曾下珠玑到酒盘。
正月便回春意暖,五更微带雁声寒。
门谙寂寞何须翟,鬓就衰残岂是潘。
祗有报恩心耿耿,自馀都作六如看。
去年冬天,竹瓦房上迎来了新雪,曾经的雪花如珠玑般洒落在酒盘上。正月里春意已回暖,清晨五更时分,可以听到微弱的雁鸣,带着一丝寒意。门外的寂寞何必在意那些华丽的装饰,鬓角的白发也未必如潘安那样潇洒。唯有对恩情的回报心中常存,其余的都如同看六如的表演一般。
作者介绍:郑刚中,宋代诗人,出身于一个士人家庭,性情清冷淡泊,擅长诗词,作品常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冬末春初,正值岁末年初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亲情、友情的思考。
《去冬》是一首描绘冬季与早春交替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与对生活的思索。开篇以“竹瓦迎新雪”描绘出一种清新而生动的场景,竹瓦与新雪的结合,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生命的延续。在这个冬季的尾声,诗人通过“珠玑到酒盘”暗示了人们在寒冷中仍然渴望温暖和欢聚。
接下来的“正月便回春意暖”则展现出春天的气息已经逐渐回暖,象征着新的希望与开始。然而,诗人却在这里引入了“雁声寒”的意象,提醒人们虽然春天即将来临,但寒意仍在,生动地反映出生活中的矛盾与复杂。
在后半部分,诗人自我反思,面对生活的寂寞与衰老,感叹“鬓就衰残岂是潘”,意在表达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身衰老的无奈。最后一句“祗有报恩心耿耿”,则是诗人表达心中对恩情的铭记,强调了人际关系中情感的重要性,给整首诗增添了温暖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春交替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人生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珠玑”指的是什么?
a) 珠子
b) 雪花
c) 酒杯
d) 盘子
“五更”指的是哪个时段?
a) 中午
b) 凌晨
c) 傍晚
d) 早晨
诗中提到的“潘”是指谁?
a) 潘安
b) 潘金莲
c) 潘杰
d) 潘美丽
答案:1.b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