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题张著作颂堂》

时间: 2025-07-28 15:13:11

诗句

玉壘老先生,逍遥乐太平。

门阑百客盛,冠盖一乡荣。

国族如邀近,堂皇指顾我。

江山对平远,图史散纵横。

止水中心适,管毫外物轻。

鲤庭新露冕,闾巷不须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13:11

原文展示:

玉壘老先生,逍遥乐太平。
门阑百客盛,冠盖一乡荣。
国族如邀近,堂皇指顾我。
江山对平远,图史散纵横。
止水中心适,管毫外物轻。
鲤庭新露冕,闾巷不须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老先生在宁静的环境中安闲地享受太平的生活。大门前迎接了众多客人,显得格外热闹,乡里的人都因他而感到荣幸。国家的事务似乎都在向他靠拢,他在堂上自如地指挥、安排。面对辽阔的江山,历史的图景也在他脑海中纵横交错。内心的宁静使他对外界的纷扰毫不在意。在新露的庭院中,他的地位如同鲤鱼跃龙门,无需在街巷中引起惊动。

注释:

  • 玉壘:指的是高山,也用以象征尊贵和品格。
  • 逍遥:形容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 国族:指国家和民族,这里强调国家事务的重大和复杂。
  • 堂皇:形容气派和宏伟。
  • 止水:比喻内心的宁静。
  • 鲤庭:指庭院,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寓意晋升或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资治通鉴》而闻名,提倡“以史为鉴”。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影响了后世。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司马光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太平盛世的珍惜。诗歌中描绘的宁静和欢聚场景,反映了他对政治清明、民众安乐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雅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老先生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他在太平盛世中安然自得的情景。开篇对“玉壘老先生”的称呼,将人物的形象与高贵、尊严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对老年智慧的尊重。接着描绘的“门阑百客盛”,反映出他在乡里的声望和影响力,客人如云,代表了他的人际关系和受欢迎程度。

而“国族如邀近”则透出一种政治上的责任感,表明他在国家事务中仍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江山的辽阔与历史的纵横交错,体现了他对国家大事的深刻理解和关心。

“止水中心适”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对外物的淡然,显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最后一句“闾巷不须惊”则表达了他不希望因自己的地位而打扰到日常生活的愿望,体现了一种谦逊和对平民生活的尊重。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自然的和谐与人文的深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智慧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壘老先生:以“玉壘”比喻高洁的品德,称呼老先生,显示出对年长者的尊重。
  2. 逍遥乐太平:强调老先生享受的宁静与太平,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3. 门阑百客盛:门前来宾众多,显示出老先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4. 冠盖一乡荣:用“冠盖”象征社会地位,说明他的光荣与尊崇。
  5. 国族如邀近:国家事务与他关系密切,表明他在政治上的重要性。
  6. 堂皇指顾我:他在堂上指挥,体现出一种威望和领导能力。
  7. 江山对平远:描绘出辽阔的江山,表达对国家的关心。
  8. 图史散纵横:历史的纵深与复杂,反映了老先生的博学。
  9. 止水中心适:内心安宁,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10. 管毫外物轻:对外物的轻视,表明对名利的淡然。
  11. 鲤庭新露冕:鲤鱼跃龙门,象征地位的提升与成就。
  12. 闾巷不须惊:不希望因自己的地位而打扰到他人,体现谦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壘”比喻高洁品德。
  • 对仗:如“国族如邀近,堂皇指顾我”对称工整。
  • 象征:鲤鱼跃龙门象征成就与地位。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以及对名利的淡然,反映了作者深厚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 玉壘: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尊严。
  • 门阑:代表着社交与人际关系的繁盛。
  • 江山:象征国家的辽阔与历史的深远。
  • 止水:比喻内心的安宁和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壘”指的是: A. 山
    B. 水
    C. 城市
    D. 田野

  2. “国族如邀近”中的“国族”主要指: A. 家庭
    B. 国家与民族
    C. 朋友
    D. 个人

  3. 诗中表现出老先生对外物的态度是: A. 渴求名利
    B. 轻视外物
    C. 忧虑
    D.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司马光的这首诗更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心态,而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忧虑,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社会关注点。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资治通鉴》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司马光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歌子 仙甫集所作《愿歌》及《至日怀人》之什,为《南幽百绝》,索题 南歌子 其二 绿牡丹 南歌子·大药西南采 南歌子 鲥鱼 南歌子 月下 南歌子 南歌子 南歌子 其五 南歌子 其十一 南歌子 蓬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里字旁的字 闭口藏舌 尢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离旷 三框儿的字 肀字旁的字 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杖 上援下推 数黄道黑 想前顾后 窥寻 慢声细语 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剽鋭 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骡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