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6:41
《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
杜甫
廊庙之具裴施州,
宿昔一逢无此流。
金钟大镛在东序,
冰壶玉衡悬清秋。
自从相遇感多病,
三岁为客宽边愁。
尧有四岳明至理,
汉二千石真分忧。
几度寄书白盐北,
苦寒赠我青羔裘。
霜雪回光避锦袖,
龙蛇动箧蟠银钩。
紫衣使者辞复命,
再拜故人谢佳政。
将老已失子孙忧,
后来况接才华盛。
这首诗是寄给裴施州的,回忆往昔的相遇而感慨良多。诗人提到,金钟和大镛在东序响起,冰壶和玉衡在清秋的天空中悬挂。自从和裴施州相遇后,诗人感到多病,三年间流亡在外,心中愁苦。尧帝有四岳明理,汉朝的二千石之士真正为国家分忧。诗人几次寄书到北方,得到裴施州的寒冷赠品—青羔裘。霜雪回光时,避开华丽的锦袖,龙蛇的图案在箧中盘旋。紫衣使者前来辞行,诗人再次向故人致以谢意。如今年老已失去子孙的忧虑,后来的接任者才华横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疾苦。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诗人漂泊无依,心系国家和朋友。裴冕被贬官至施州,杜甫通过此诗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及对社会时局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裴施州的寄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的描绘呈现出一种庄重和遥远的怀念,金钟和大镛的声音仿佛在诉说过往的辉煌,冰壶玉衡则象征着清冷和高贵的友谊。随着诗情的展开,杜甫对自己身世的悲苦和对裴冕的惦记交织在一起,流露出深深的忧愁与关怀。
诗中提到的“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不仅反映了对历史贤君的追忆,也隐含了对当下政治的失望。诗人通过对友人的关心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传达出对社会动荡的痛惜,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令人感受到那份时代的沧桑与人性的温暖。杜甫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政治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寄裴施州》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青羔裘”象征:
A. 富贵
B. 友情
C. 孤独
诗中描绘的“金钟大镛”主要指:
A. 朝廷的盛典
B. 诗人的心情
C. 友人的离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