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8:06
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
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养子风尘际,来时道路长。
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
这首诗描绘了两只燕子在旅途中的惊慌情景,它们衔着泥土飞入这座堂屋。它们应该和人一样,避开干燥与潮湿的环境,同时还要经历炎热与寒冷的变化。作为一位父亲,我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回家的路途非常遥远。如今秋天来临,天地依旧是那样,但我却身处一个不同的地方。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的艰辛,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甫流亡生涯的某个阶段,正值安史之乱之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中通过燕子的形象,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双燕》以燕子为引子,展开了一段关于旅途与思乡的感慨。诗的开头,旅途的艰辛和意外让燕子惊慌失措,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着,诗人通过燕子衔泥的动作,暗示了对家庭和温暖的渴望,这不仅是燕子的行为,更是诗人心中那份对家的依恋。而“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则在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中,反映出人们在生活中必须经历的种种考验。
“养子风尘际”一句,透露出诗人作为父亲的责任与忧虑,表达了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尤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家国的安危成为父亲心中永恒的重负。最后两句“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则是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尽管天地依旧,自己却已身在他乡,表达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和无奈。在这一系列的情感交织中,杜甫的诗作展现了他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燕子的生活,折射出人们在动荡时代中面临的无奈与对家乡的思念。诗人以燕子为喻,表达了身为父亲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最终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诗词测试:
诗中“旅食”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衔泥”主要是指燕子做什么?
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