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2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26:25
蜀桐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
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蜀桐树,其上枝叶轻拂着如玉的绳索,树上方似乎笼罩着雾气,树下则是冰冷的气息。即便是紫凤这样的美鸟也没有栖息之处,反而被造作的秋琴所困扰,琴声在高处的陵墓间回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蕴华,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著称。李商隐的诗风常常带有浓郁的感伤色彩,擅长用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创作背景: 《蜀桐》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蜀地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蜀桐》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诗作,通过蜀桐的描绘,李商隐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头两句“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蜀桐的高大与寒冷的气息,给人以清冷而孤寂的感受。这里的“非雾”和“含冰”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特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紫凤作为美好的象征,却无处栖息,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琴声在陵墓间回荡,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感叹。整首诗通过对蜀桐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展现出一幅清冷而忧伤的画面,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玉垒高桐拂玉绳
上含非雾下含冰
枉教紫凤无栖处
斫作秋琴弹坏陵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李商隐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美好追求的无奈与失落。蜀桐的描绘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蜀桐》的作者是?
“上含非雾下含冰”中的“非雾”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紫凤”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