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明神》

时间: 2025-05-07 06:50:59

诗句

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

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0:59

原文展示:

明神司过岂令冤,
暗室由来有祸门。
莫为无人欺一物,
他时须虑石能言。

白话文翻译:

明神负责审判,岂容冤屈发生?
暗室之中,早有祸根。
不要因为无人而轻视一物,
将来或许要担心石头会说话。

注释:

字词注释:

  • 司过:负责审判过错。
  • :冤屈、冤屈之事。
  • 暗室:阴暗的房间,象征隐秘的地方。
  • 祸门:祸害的源头。
  • 莫为:不要因为。
  • 无人:无人关注或看守。
  • 石能言:指石头能说话,暗示非同寻常的事情。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明神”可以理解为古代神话中负责审判的神灵,如阎王等,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深邃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多探讨爱情、人生和哲理,风格多变,常常使用隐喻和象征。

创作背景:
《明神》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正值他经历人生波折、政治失意之际。诗中流露出他对公正与真相的渴求,反映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多面。

诗歌鉴赏:

《明神》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明神”这一形象,探讨了冤屈与正义的关系。在诗的开头,李商隐提到明神负责审判,这不仅是对神明权威的认可,也暗示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公正的向往。接着,他提到了“暗室”,这是一个象征隐秘和危机的空间,暗示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冤屈可能悄然滋生。诗的后两句则以警示的语气告诫人们,不要因为无人而忽视任何事物,未来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甚至是“石能言”这种异象,暗示着真相可能会在某一天被揭露。

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既有对公正的呼唤,又有对未来潜在危机的警惕,体现了李商隐作为诗人的深邃和独特的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神司过岂令冤”:明神负责审理过错,怎能让冤屈存在?表现出对公正的渴望。
  • “暗室由来有祸门”:暗室中总是潜藏着祸害,暗示人心险恶。
  • “莫为无人欺一物”:不要因为无人关注而小觑任何事物,强调谨慎。
  • “他时须虑石能言”:未来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象征真相终将被揭露。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明神”比喻公正与真相。
  • 拟人:暗示“石能言”,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说话的能力。
  • 对仗:如“冤”与“门”,“无人”与“一物”,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冤屈的警惕以及对公正的渴望,强调内心对真相的追求,以及对潜在危机的警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神:象征公正与真理。
  • 暗室:隐喻潜在的危害和冤屈。
  • 石能言:暗示真相的揭示和未来的不可预测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明神负责什么?
    A. 赏罚过错
    B. 施舍财富
    C. 传达消息

  2. “暗室由来有祸门”中“暗室”象征什么?
    A. 光明
    B. 隐秘与危机
    C. 安宁

  3. “石能言”意味着什么?
    A. 石头会说话
    B. 潜在的真相会被揭露
    C. 石头会变成金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同样探讨人生哲理与情感。
  • 杜甫《春望》:对社会的思考与感慨,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对比李商隐的《明神》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在探讨人间的正义与困境,李商隐更侧重于内心的冤屈与警惕,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社会的现实困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商隐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

相关查询

送耿拾遗湋使江南括图书 闺情 送卫雄下第归同州 送友入关 江上赛神 宿洞庭 夜宴虢县张明府宅逢宇文评事 送赵给事侄尉丹阳 送黎少府赴阳翟 送友人宰湘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衾的成语 天生一对 矢字旁的字 包含丁的词语有哪些 世权 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刀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委曲成全 包含馈的词语有哪些 饮木 跃然纸上 麥字旁的字 左拥右抱 烟霏雾集 梁冠 诗业 废寝忘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