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苏州灵岩寺》

时间: 2025-07-31 01:58:13

诗句

碧海西陵岸,吴王此盛时。

山行今佛寺,水见旧宫池。

亡国人遗恨,空门事少悲。

聊当值僧语,尽日把松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1:58:13

原文展示:

题苏州灵岩寺
作者: 张祜〔唐代〕

碧海西陵岸,吴王此盛时。
山行今佛寺,水见旧宫池。
亡国人遗恨,空门事少悲。
聊当值僧语,尽日把松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苏州灵岩寺的景色和历史。诗的开头提到碧海和西陵的岸边,显示出吴王在盛世时期的辉煌。接着,诗人走在山间来到佛寺,水中映出昔日宫池的影子。诗中提到亡国之人的遗恨,空门的生活并不悲伤。最后,诗人打算与僧人聊聊,整天拿着松枝。

注释:

  • 碧海:清澈的海水,这里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观。
  • 吴王:指的是吴国的国王,历史上吴国曾经繁盛。
  • 盛时:指吴国繁盛的时期。
  • 山行:行走在山中。
  • 今佛寺:如今的佛寺。
  • 旧宫池:昔日吴王的宫殿池塘的遗迹。
  • 亡国:指历史上的亡国之痛,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惋惜。
  • 空门:指佛教的寺庙,象征一种超脱的生活。
  • 少悲:表示对空门生活的悲伤并不多。
  • 值僧语:与僧人交谈。
  • 松枝:松树的树枝,象征着清幽和宁静。

典故解析:

  • 吴王: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他曾经对越国进行战争,后因越国复仇而灭亡吴国。诗中的吴王象征着历史的荣华与衰亡。
  • 亡国遗恨:这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哲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诗人游览苏州灵岩寺,受到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启发,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描写灵岩寺的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兴衰的感慨。开头两句以“碧海”和“吴王”引入,形象地勾勒出吴国的荣光与盛世。接下来的“山行今佛寺,水见旧宫池”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变迁,昔日的繁华已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是佛寺的宁静与水中旧宫的倒影。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亡国之痛的深刻思考。

“亡国人遗恨,空门事少悲”一句,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亡国之痛令人感伤,但在佛教的空门中,生活的悲伤却显得少了许多。这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与宁静的向往,显示出一种哲理的智慧。

最后一句“聊当值僧语,尽日把松枝”,则带有一种淡然的态度,诗人愿意与僧人交流,体验一种闲适的生活。整首诗在自然景色与历史沉淀中,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海西陵岸:描绘苏州灵岩寺周围的美丽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吴王此盛时:引入历史,回忆吴王的辉煌,形成对比。
  3. 山行今佛寺:诗人步行来到寺庙,突显出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4. 水见旧宫池:水面映出昔日的宫池,表现对历史的怀念。
  5. 亡国人遗恨:直接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遗憾。
  6. 空门事少悲:对比亡国的悲痛与空门的宁静,展现哲理。
  7. 聊当值僧语:与僧人交谈,反映内心的平静。
  8. 尽日把松枝:象征悠闲与自然,表达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吴王的盛世与空门的宁静,展现历史的无常。
  • 意象:碧海、佛寺、旧宫池等意象,丰富了自然与历史的层次。
  • 借景抒情:通过景色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在描绘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的同时,探讨了历史的兴亡与个人的超脱。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碧海:象征着清澈与宁静,反映诗人的心境。
  • 吴王:历史的象征,代表权力与繁荣。
  • 佛寺:象征着宗教的宁静与心灵的归宿。
  • 旧宫池:历史的遗迹,表达对过往的追忆。
  • 松枝:象征自然与闲适,表现诗人的淡然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吴王”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王?

    • A. 春秋时期
    • B. 战国时期
    • C. 汉代
    • D. 隋朝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碧海西陵岸”的意象主要表现了__

  3. 判断题:诗人在整首诗中表现出对历史的无所谓态度。(对/错)

答案:

  1. A. 春秋时期
  2. 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描写山水之美,反映人生哲理。
  • 《静夜思》:李白的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张祜的《题苏州灵岩寺》与王维的《鹿柴》
    • 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与宁静,但张祜更多地关注历史的反思,而王维则侧重于山水的意境和内心的平静。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张祜的《题苏州灵岩寺》,不仅感受到诗歌的美感,也能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哲理。

相关查询

由白塔灞渡东津 舟中晚兴 黄州晚泊 行县夜宿胡民部鹤汀山庄和壁间韵 印无数 石钟山 至西昌知周栎园先生无恙且得手书 送别施愚山先生 九日晦再至南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硁硁之信 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木曜日 以耳为目 欠字旁的字 单价 视为寇雠 殳字旁的字 循行数墨 低眉垂眼 酉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要襮 爪字旁的字 东床娇客 饰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