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09
悲纳铁
作者: 张祜 〔唐代〕
长闻为政古诸侯,使佩刀人尽佩牛。
谁谓今来正耕垦,却销农器作戈矛。
全诗翻译:
我常听说古代的诸侯为了治理国家,手下的士兵都佩带刀剑。
谁说如今的时代是正当耕作的时候,却将农具都化为戈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古代诸侯治国的方式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士兵佩剑是为了保卫国家和领土。诗中提到的“耕垦”与“戈矛”的对比,反映了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影响。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战乱和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古代诸侯之事,抒发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悲纳铁》通过对古代与现代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战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诗中提到的“佩刀”和“农器”,分别象征着战斗与耕作的两种状态。张祜通过“长闻为政古诸侯”的引入,展现了历史的延续性,强调了治理与战争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古代,诸侯依靠武力来维持政权,士兵佩刀是为了保卫国家。而到了如今,社会本应是耕作的宁静时光,却因为战争而不得不将农具化为武器。这种强烈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与忧虑。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有力,情感上则充满了悲凉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批判。张祜通过简练的笔触,将复杂的社会现象浓缩于数句之中,展示了他深邃的思考和宽广的胸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痛惜,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通过鲜明的对比,刻画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佩刀”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劳作
D. 友谊
张祜在这首诗中想表达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和平的渴望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古代的怀念
“长闻为政古诸侯”中的“长闻”意为:
A. 听说很久
B. 亲身经历
C. 传说
D. 不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够提供更深入的背景资料与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风格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