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0:03
《马上望西山》
作者:董潮 〔清代〕
谷口远烟微,苍然起寒色。
不知尘士中,有此翠欲滴。
回峰断归云,半岭积余日。
钟遥寺不分,雪浅径微出。
望眼极空明,新妆殊姽婳。
征途逼岁新,游子倦行役。
对此融心神,庶几慰躅踯。
欲携九节筇,线路通双屐。
手揽碧芙蓉,凌虚送归翼。
怅望渺灵源,马蹄去安极。
在远处的谷口,烟雾缭绕,显得微弱而清淡,寒色渐渐升起。
我不知道在尘世间的学者们中,有谁能体会到这翠绿的山色是多么的欲滴如雨。
回首山峰,云彩已断,半山岭上还残留着几缕余晖。
远处的钟声从寺院传来,雪地上小路微微显露。
放眼望去,天空一片明亮,新的妆容似乎更显得美丽动人。
征途匆匆,岁月渐新,游子已然感到疲倦与劳顿。
面对这美景,我的心神融化,或许能够稍微慰藉我行走的疲惫。
我想要携带九节筇杖,沿着小路走向双屐的归途。
手中握着碧绿的芙蓉,轻盈地送我归家的翅膀。
我怅望那渺远的灵源,马蹄踏去,何处是归极。
作者介绍: 董潮,清代诗人,以其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旅途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游子生活的感慨,反映了清代士人对山水的向往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马上望西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游子心情的交融,表现出诗人对西山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谷口远烟微,苍然起寒色”描绘了秋冬季节的寒意,山色和远处的烟雾融合,给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感受。诗中的“翠欲滴”不仅描绘了山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机与希望的渴望。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征途逼岁新,游子倦行役”表达了旅途中的疲惫与对归宿的渴望。诗的后半部分则以“手揽碧芙蓉”展现了诗人想要抓住美好事物的心情,象征着希望与梦想。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对自然的欣赏,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沉思,展现出深厚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归属的渴望,反映了人生的流转与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翠欲滴”形容的是哪个自然景观?
“征途逼岁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九节筇”象征什么?
答案: 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