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49
作者: 董潮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客意不堪晚,凭栏暮气横。
断虹明古涧,凉雨过高城。
乡信怀千里,寒蝉更一声。
太行山色好,向我碧无情。
客人在晚霞映照下,心情无法忍受这傍晚的气氛,站在栏杆旁,感觉到浓厚的暮气。
断断的彩虹映照着古老的溪涧,凉爽的细雨洒过高高的城墙。
思乡的信件在千里之外,寒蝉又再声声鸣叫。
太行山的景色非常美丽,却对我显得冷漠无情。
本诗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太行山”在中国文化中常代表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坚韧的精神。
作者介绍: 董潮,清代诗人,诗风清新,善于抒发内心情感,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常常思乡,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晚霁》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便直入主题,客人站在栏杆旁,感受到浓郁的傍晚气息,心中满是无法忍受的忧伤。接着诗人用“断虹”和“凉雨”这两个自然意象,构建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仿佛在说,尽管外界的景色依旧美丽,内心却是被思乡之情所淹没。诗中“乡信怀千里”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思乡的情感,表达出诗人心中对故乡的眷恋与渴望。同时,结尾的“太行山色好,向我碧无情”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感叹,尽管太行山的美丽无可否认,但它却不能给予诗人情感上的慰藉,反而显得冷漠无情,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外界美景的冷漠感叹,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孤独。
诗词测试:
《晚霁》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董潮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断虹”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失去
C. 希望
D. 快乐
“寒蝉更一声”中的“寒蝉”象征了什么?
A. 暖和的天气
B. 思乡之情
C. 友谊
D.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