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谭微之》

时间: 2025-05-07 08:40:59

诗句

去年弦歌程水滨,甑中生尘范史云。

今年讲学鹅城里,关西孔子杨伯起。

昔人论士观心期,时人论士看目皮。

只知黄鹞矜嘴爪,不识驺虞避生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0:59

原文展示:

赠谭微之 唐庚 〔宋代〕 去年弦歌程水滨,甑中生尘范史云。今年讲学鹅城里,关西孔子杨伯起。昔人论士观心期,时人论士看目皮。只知黄鹞矜嘴爪,不识驺虞避生草。

白话文翻译:

去年在程水边教授音乐,生活贫困如同范史云,锅中的米都生了尘。今年在鹅城讲学,如同关西的孔子杨伯起一样受人尊敬。古人评价士人看其内心的期望,现代人评价士人只看外表。只知道黄鹞炫耀其嘴爪,却不认识驺虞这种仁兽,它避开生长的草。

注释:

  • 弦歌:指教授音乐。
  • 程水滨:指程水边。
  • 甑中生尘:形容生活贫困,无米可炊。
  • 范史云:东汉时期的范冉,字史云,因贫困而闻名。
  • 鹅城:指讲学的地方。
  • 关西孔子:指东汉时期的杨震,字伯起,因其学问和品德被誉为“关西孔子”。
  • 心期:内心的期望。
  • 目皮:外表。
  • 黄鹞:一种猛禽,这里比喻那些只注重外表和形式的人。
  • 驺虞:古代传说中的仁兽,这里比喻真正有德行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庚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真正德行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庚赠给谭微之的,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真正德行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真正德行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去年弦歌程水滨,甑中生尘范史云”描绘了过去的贫困生活,而“今年讲学鹅城里,关西孔子杨伯起”则展现了现在的受人尊敬。后两句通过对“黄鹞”和“驺虞”的对比,批判了只注重外表和形式的社会现象,强调了真正德行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弦歌程水滨:去年在程水边教授音乐。
  2. 甑中生尘范史云:生活贫困如同范史云,锅中的米都生了尘。
  3. 今年讲学鹅城里:今年在鹅城讲学。
  4. 关西孔子杨伯起:如同关西的孔子杨伯起一样受人尊敬。
  5. 昔人论士观心期:古人评价士人看其内心的期望。
  6. 时人论士看目皮:现代人评价士人只看外表。
  7. 只知黄鹞矜嘴爪:只知道黄鹞炫耀其嘴爪。
  8. 不识驺虞避生草:却不认识驺虞这种仁兽,它避开生长的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强调了真正德行的重要性。
  • 比喻:用“黄鹞”和“驺虞”比喻只注重外表和形式的人和真正有德行的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真正德行的重要性,批判只注重外表和形式的社会现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弦歌:教授音乐的场景。
  • 甑中生尘:贫困生活的象征。
  • 关西孔子:受人尊敬的象征。
  • 黄鹞:只注重外表和形式的人的象征。
  • 驺虞:真正有德行的人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范史云”是指谁? A. 范仲淹 B. 范冉 C. 范成大 答案:B

  2. 诗中的“黄鹞”比喻什么? A. 真正有德行的人 B. 只注重外表和形式的人 C. 受人尊敬的人 答案:B

  3. 诗中的“驺虞”比喻什么? A. 真正有德行的人 B. 只注重外表和形式的人 C. 受人尊敬的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对真正德行的追求。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真正德行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和唐庚的《赠谭微之》:都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对真正德行的追求。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唐庚的《赠谭微之》: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真正德行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唐庚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诗歌的背景和发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霜橘 杂兴 次韵张唐卿 回至泰阳村得家信二首 赠嗣持上人 挽叔祖户部侍郎诗四首 曾幼度许过访两诗问讯 其二 园步杂兴 太平印歌 鸥渚偶成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贞柔 纹丝不动 風字旁的字 眉扬气吐 马字旁的字 丝光 兰质蕙心 穴宝盖的字 石灰岩 椎肤剥髓 方来未艾 斗转参斜 消极修辞 金字旁的字 朝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