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试士》

时间: 2025-07-30 13:09:47

诗句

相期同上凤池班,文字丹黄手自删。

却笑蓬庐非广厦,也教寒士尽欢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3:09:47

试士

作者: 何如谨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相期同上凤池班,文字丹黄手自删。
却笑蓬庐非广厦,也教寒士尽欢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同伴约定一起参加凤池的考试,虽然文字上有删改,但依然欢笑着认为自己简陋的住所并不算广阔,却能让寒士们感到愉悦。


注释:

字词注释:

  1. 相期: 互相约定。
  2. 凤池班: 指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
  3. 文字丹黄: 形容文辞华美,颜色鲜艳。
  4. 蓬庐: 草房,形容简陋的居所。
  5. 寒士: 穷苦书生。

典故解析:

  • 凤池: 在古代,凤池是文人雅士聚集评诗、考试的场所,象征着文人之间的交流和竞争。
  • 蓬庐: 代表简陋的居住条件,但也象征着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如谨,清代诗人,生于明末,经历了多次科举考试,作品多描绘士人生活、抒发志向。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清代,科举制度盛行,士人们常聚集于凤池等地,参加考试,表达了对寒士的关心及对简陋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凤池班”的描绘,展示了作者与朋友们相约应考的热情与期待。诗的开头以“相期同上凤池班”引出主题,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奋斗的决心。而“文字丹黄手自删”则体现了诗人在写作过程中的严谨与自我要求,尽管如此,他仍以幽默自嘲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简单的居住环境,通过“却笑蓬庐非广厦”的反语,突显了他对物质条件的淡泊与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最后一句“也教寒士尽欢颜”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既表达了对寒士的关怀,又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简练而富有情感,既有对科举的追求,又有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清代士人的精神面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期同上凤池班: 表达了与友人共同参加科举考试的期望。
  2. 文字丹黄手自删: 说明了在写作时对文字的精心雕琢,虽有删改,但仍然追求文采。
  3. 却笑蓬庐非广厦: 自嘲自己的居住条件简陋,但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4. 也教寒士尽欢颜: 传达了对其他寒士的关怀和期望,让他们感到快乐。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相期”与“却笑”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反语: “蓬庐非广厦”用反语手法,表明了对生活的满足与欣赏。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科举考试的期待与对简朴生活的自嘲,展示了清代士人的志向与乐观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凤池: 理想与追求的象征,代表文人社会的雅致与竞争。
  2. 蓬庐: 代表简陋的生活环境,象征着对物质不拘的态度。
  3. 寒士: 体现出对士人的同情与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何如谨的《试士》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科举的期望与对生活的乐观
    c)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2. “相期同上凤池班”中的“凤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古代考试的场所
    c) 一种饮料

  3. “蓬庐非广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a) 对居住条件的不满
    b) 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c) 对生活的抱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比较《试士》与《春望》,两首诗均展现了士人的情感与志向,但《春望》更多地关注国家的衰败与个人的无奈,而《试士》则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3. 《何如谨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悟真寺 逢南中使因寄岭外故人 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 同兵部李纾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 春日陪李庶子遵善寺东院晓望 过玉真公主影殿 落第后归山下旧居留别刘起居昆季 送颜推官游银夏谒韩大夫 送菊潭王明府 送杨皞东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致的成语 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蓑笠纶竿 柳街柳陌 見字旁的字 天高听卑 黍字旁的字 没巧不成话 日字旁的字 包含腴的词语有哪些 隽李 木字旁的字 曛然 狼烟大话 彘豪 远行无急步 整体与部分 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