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日谒延平郡王祠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9:38:04

诗句

三百年来养士优,陆沈蓟北感神州。

传家忠孝原无恨,生子还须胜仲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8:04

原文展示

秋日谒延平郡王祠 其三
作者: 何如谨 〔清代〕
三百年来养士优,陆沈蓟北感神州。
传家忠孝原无恨,生子还须胜仲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三百年来,培育士人的优良传统在这里延续,北方的陆沈和蓟北都受到神州的感召。传承家庭的忠诚和孝道本无怨恨,而生儿育女还需超越孔子的仲谋(孔子之子)。


注释

  • 养士: 培养士人,指培养有才华的人。
  • 优: 优良,优秀。
  • 陆沈: 指陆地和海洋的沉浮,隐含历史的变迁。
  • 蓟北: 指华北地区,古代的一个地名。
  • 神州: 古代对中国的美称。
  • 传家: 传承家族的美德。
  • 忠孝: 忠诚和孝顺,传统的儒家美德。
  • 无恨: 没有怨恨。
  • 仲谋: 仲谋是指孔子的儿子孔鲤,常被用来比喻优秀的后代。

典故解析

  • 忠孝: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伦理观念,强调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父母的孝顺。
  • 仲谋: 孔子之子孔鲤,常用来象征有才德的后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如谨,清代诗人,东南地区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关注历史和传统文化,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日,诗人拜访延平郡王祠,旨在缅怀历史,表达对忠孝精神的崇敬与传承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三百年来延平郡王对士人培养的贡献,所强调的“养士优”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启示。诗人在描绘北方地区对中华文化的感召时,隐含着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诗的后半部分,特别是“传家忠孝原无恨”,表明了诗人对家族美德的重视,认为忠孝并不会造成仇恨,而是家族传承的良好基础。这种思想反映了清代士人的心态,强调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同时,提到“生子还须胜仲谋”,更是寄予对后代的厚望,希望能够超越前人。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百年来养士优:三百年间,这里培养士人的传统是优秀的。
  2. 陆沈蓟北感神州:陆地和海洋的演变使得北方的蓟北地区受到神州的感召。
  3. 传家忠孝原无恨:传承家庭的忠诚与孝道本来没有怨恨之意。
  4. 生子还须胜仲谋:生儿育女还需超越孔子的仲谋。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中“养士优”和“忠孝原无恨”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历史的沉浮来比喻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忠孝文化的赞美与传承的希望,寄托了对后代的美好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士人:象征知识与道德的传承者。
  • 神州:代表中华文化的广阔和深厚。
  • 忠孝:体现了传统伦理的核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养士优”是指什么?

    • A. 培养士人的传统
    • B. 养活士人
    • C. 养士的优劣
  2. “传家忠孝原无恨”强调了什么?

    • A. 忠诚与孝道
    • B. 家族的仇恨
    • C. 对历史的遗憾
  3. “仲谋”指的是谁?

    • A. 孔子的学生
    • B. 孔子的儿子
    • C. 一位历史人物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秋日谒延平郡王祠》: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但《将进酒》更倾向于豪放的饮酒豪情,而《秋日谒延平郡王祠》则侧重于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坚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书事 次韵书事 次韵李令 次韵江子我病起 次韵胡明仲见寄 春游 初直省宿 初到曲江六首 晨起 晨光亭夹径草深庵僧澄锄去之将种桃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兔颖 鼠字旁的字 赃心烂肺 内鬼 弋字旁的字 若涉渊冰 四乡八镇 龟冷搘床 血肉狼藉 传席 揪敛 包含尖的成语 己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先公后私 龝字旁的字 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