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武陵春(双调)》

时间: 2025-05-01 23:23:23

诗句

秋染青溪天外水,风棹采菱还。

波上逢郎密意传。

语近隔丛莲。

相看忘却归来路,遮日小荷圆。

菱蔓虽多不上船。

心眼在郎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23:23

原文展示:

武陵春(双调)
秋染青溪天外水,风棹采菱还。
波上逢郎密意传。语近隔丛莲。
相看忘却归来路,遮日小荷圆。
菱蔓虽多不上船,心眼在郎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青溪,水面染上了秋天的色彩,船只在微风中摇曳,采菱的姑娘正要回家。波光粼粼中,她与心上人隔着荷花,默默传递着情意。两人相互凝视,忘记了归来的路,阳光穿过小荷的叶子,洒下斑驳的光影。尽管菱蔓繁多,却无法阻挡她的心思,心中所念,依然在他身边。

注释:

  • 青溪:清澈的溪水,象征自然之美。
  • 风棹:船只在风中行驶,形成轻快的画面。
  • 密意:深情厚意,表达恋人之间的情感传递。
  • 丛莲:荷花丛,隐喻爱情中的美好与羞涩。
  • 遮日小荷:小荷遮住了阳光,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 菱蔓:指菱角的藤蔓,象征阻碍,但在此处表达心中情感的坚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字子容,号季子,宋代词人,生于北宋时期,活跃于南宋。张先的词风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温柔的爱情主题。

创作背景:

《武陵春》创作于张先的晚年,正值南宋社会动荡时期,诗中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和对爱情的美好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武陵春》在描绘秋天景色的同时,深刻地表达了恋人之间的柔情与思念。诗句中“秋染青溪天外水”展现了秋天的静谧与清新,青溪的水面映衬出秋天的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风棹采菱还”则带来一种动感,渔舟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似乎也在诉说着姑娘的心事。

诗中两人之间的情感通过“波上逢郎密意传”和“语近隔丛莲”的描写传递得淋漓尽致,虽有物理上的隔阂,却无法阻挡彼此心灵的交流。相看之时,“忘却归来路”,描绘了一种沉浸在爱情中的忘我状态,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遮日小荷圆”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阳光透过荷叶的美丽景象,隐喻着爱情的纯净与美好;而最后两句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情感的坚韧,尽管外在的环境复杂多变,心中所念的依然是那份真挚的情感。整首词通过恬静的自然景色与深厚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美丽而感人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染青溪天外水:描写秋天的青溪,水面被秋色染上,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
  2. 风棹采菱还:船在微风中行驶,采菱的姑娘正要回家,动感与闲适并存。
  3. 波上逢郎密意传:水波之上,姑娘与心上人默默传递情意,表现出恋人间的深情。
  4. 语近隔丛莲:虽然有荷花相隔,心灵的交流却是如此近。
  5. 相看忘却归来路:两人相互凝视,沉浸在彼此的眼神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6. 遮日小荷圆:小荷遮住了阳光,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7. 菱蔓虽多不上船:虽然有许多的菱蔓,但却无法阻碍她的心思。
  8. 心眼在郎边:姑娘的心思始终在心上人身边,表达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染青溪”,将秋天的色彩比喻为对青溪的染色,生动形象。
  • 拟人:如“密意传”,赋予情感以生命,使情感显得鲜活。
  • 对仗:诗句中使用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表现出在自然美景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通过描绘秋天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溪:象征自然与纯净的爱情环境。
  • :象征成熟、思念与柔情。
  • 小荷:象征爱情的羞涩与纯洁。
  • 菱蔓:象征生活中的障碍,但也表现出对爱情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棹采菱还”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船在风中行驶
    • B. 船在雨中行驶
    • C. 船停在岸边
  2. “相看忘却归来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忘记归家的路
    • B. 对未来的迷茫
    • C. 对生活的无奈
  3. 诗中提到的小荷,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压力
    • B. 爱情的纯洁与羞涩
    • C. 大自然的美丽

答案:1. A;2. A;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恋人间的柔情与思念。
  • 温庭筠的《菩萨蛮》: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忆。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先的《武陵春》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细腻描绘,但张先更多通过自然景色来衬托情感,而李清照则更直接地表达内心的思念与孤独。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出了宋代词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先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浣溪沙 秋思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浣溪沙 乙丑中秋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三 浣溪沙 赏陶公新书张维屏诗《新雷》后赋此呈正时近春节 浣溪沙 纤手 浣溪沙 浣溪沙 嘉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尣字旁的字 躦道 历尽沧桑 父字头的字 生子当如孙仲谋 鱼澳 包含幔的词语有哪些 夫尊妻贵 鸟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种德 包含麈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林胡 包含榴的词语有哪些 弟子孩儿 耸壑昂霄 破瓜年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