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5:05
雨脚如麻日日然,垂成生恐坏丰年。
九重肸蚃通方寸,一点光明遍大千。
喜动朝行花底散,愁销野次苇间缘。
奄观銍艾霜风晚,重厌牛车倍费鞭。
雨下得如麻一样,连绵不断,让人担心丰收的年景会受到影响。
在高空的雨水汇聚成细流,心中却渴望一线光明,能遍洒在整个大地。
早晨走在花下,心情愉悦,忧愁却又在芦苇旁消散。
傍晚时分,欣赏田间的艾草在霜风中摇曳,厌倦了牛车的辛苦,更加感到劳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九重肸蚃”中的“九重”常用来形容天上,古代认为天有九层。这里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艾草在民间有着重要的地位,常用于驱邪避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子瞻,号竺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文,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雨天的情景,表达了对丰年与自然的关切,以及个人情感的起伏。
此诗通过对雨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与情感波动。开头两句“雨脚如麻日日然”,便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连续阴雨的情景,激起了人们对丰年可能受到影响的忧虑。接下来的“九重肸蚃通方寸”,则从对外部自然的观察,转入内心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
“喜动朝行花底散,愁销野次苇间缘”,诗人在花间散步时感到愉悦,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然而在自然的幽静中又隐含着忧伤和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奄观銍艾霜风晚,重厌牛车倍费鞭”,在描绘霜风中的艾草时,诗人感受到自然的清冷与孤寂,同时也流露出对日常劳作的疲惫与厌倦。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充分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丰年的期盼,以及在自然环境变化下的心理感受,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对生活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雨脚如麻”中的“麻”指的是什么?
诗中“九重肸蚃”指的是什么?
“重厌牛车”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洪咨夔的诗更多体现了个人的内心感受而非直接的国家情感;王维的《山居秋暝》则在意境上更为清幽,展示了山水之美与个人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