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1:51
流沙不胜车,弱水不载舟。
谓言行子归,无苦事远游。
寄子素丝裳,闻子衣苦单。
失今不来还,岁冕将奈寒。
流动的沙子承受不住车子的重量,柔弱的水流无法载起小船。
这句话是说,行走在外的儿子,不必为了远游而痛苦。
我寄给你一件素色的丝绸衣裳,听说你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
如今失去的再也不能回来,这个寒冷的季节你该如何应对?
“流沙不胜车,弱水不载舟”可以理解为人处于艰难环境中的无奈。古人常通过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的困境。诗中表达了对儿子远行的忧虑与关怀。
王令,宋代诗人,字子夏,号梅溪。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作品充满了生活的哲理。
此诗创作的时代,社会动荡,许多年轻人外出谋生。诗人以父亲的身份,表达对儿子远游的关心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家庭关系的疏离与思念。
《效古》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表现了父亲对远行儿子的深切关怀。诗中的意象用自然的波动和环境的艰辛来映射人世间的无奈。前两句通过流沙和弱水的比喻,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环境的无力感,仿佛在告诫儿子,外面的世界并不总是如意。接着,诗人以寄衣的方式表达对儿子的体贴,暗示着对他生活状况的担忧。这种细腻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一位父亲深沉的爱与牵挂。最后,诗人以“失今不来还”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失去的无奈,这不仅是对儿子的担忧,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给人以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远行儿子的关心和对家庭关系的反思,表现出父爱的深沉与无奈,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流沙不胜车”中的“流沙”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素丝裳”代表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王令《效古》与杜甫《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