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0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06:20
出门万事非,聊复闭关坐。
亲识久相远,与世绝吊贺。
适时既非谋,接俗益加惰。
外物等不来,何必问客过。
出门在外,万事都不同了,索性就关起门来静坐。
与亲友的关系久远却又疏远,与世俗绝交,既不吊唁也不祝贺。
时机既然不是我所谋划的,跟世俗交往反而更加懒惰。
外物再怎么也无法到来,何必去询问客人何时到访呢?
王令,宋代诗人,字子云,号季子,晚号芗溪,生于福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深受文人喜爱。王令在诗歌创作上追求自然与真实,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出门》创作于王令隐居时,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生活在动荡的时代,王令选择闭关自守,以诗歌表达其对社会的反思与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出门》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外界的抵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的开头“出门万事非”即刻引入主题,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纷扰与不确定性,这种强烈的对比与内心的安宁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选择“闭关坐”,不仅是对外界的疏离,更是对自我内心的回归。
接下来的“亲识久相远,与世绝吊贺”展现了诗人与外界的关系逐渐疏远,亲友之间的联系也因时间和空间的隔阂而变得薄弱。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适时既非谋,接俗益加惰”,诗人意识到,世俗的交往不仅无法带来积极的影响,反而使内心更加懒惰,失去活力。
最后两句“外物等不来,何必问客过”则更是道出了诗人的无奈与选择,外在的事物无法强求,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在纷扰的社会中追求内心平静的心路历程,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自我内心的深刻反思。
全诗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在纷扰的世俗中,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才是最重要的。诗人通过对外界的疏离与对自我内心的探索,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与理解。
诗中“出门万事非”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闭关坐”表示诗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诗中提到的“与世绝吊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