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46:47
吾病不喜语,客来佰寒暄。
颊舌且不能,况事交字间。
彼总乃吾旧,不见今三年。
一日踏我门,告我将南迁。
问之行所止,其去何由缘。
言方学从师,惜以日月闲。
将求佛所宗,就乞世未传。
浮舟江海波,蹀屣山岳颠。
行方极所到,未可岁月还。
谓余昔同游,当得送以言。
噫佛与吾学,两分不相全。
今余与子遇,无异东西辕。
共憩中道间,邂逅相留连。
我驾志在远,子驱良亦遄。
吾终不尔从,尔终不回旋。
两各剧所勤,相远日益悬。
又出所为文,要我加量铨。
荧荧掇其英,晔晔粲满编。
惜哉不经师,如珠莫钻穿。
虽有可宝资,终以无用捐。
吾观古人书,盖亦不但然。
道德蔼於中,口实助使宣。
岂有拔其根,而望华可搴。
不知源所来,何用其流沿。
人材苟不长,得一且可专。
六经众子文,其治自足观。
身当圣人时,来学浩万千。
独颜才庶蔑,他固未可肩。
人有老於行,不闻可逃天。
子何不从此,去就异说挛。
弗思自解纵,又欲引世缠。
常观己论徒,耻出妻子前。
彼髠以为羞,尔以为忻懽。
生弃父母养,士得执以鞭。
彼为则遇刑,尔还自称贤。
羞恶所不存,尔说尚何先。
予欲收子身,解去子所牵。
浴以青冷波,佩以兰与荃。
相从中道驱,障塞异道偏。
爱之幸其听,不听诚可怜。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46:47
送僧自总
作者:王令 〔宋代〕
吾病不喜语,客来佰寒暄。
颊舌且不能,况事交字间。
彼总乃吾旧,不见今三年。
一日踏我门,告我将南迁。
问之行所止,其去何由缘。
言方学从师,惜以日月闲。
将求佛所宗,就乞世未传。
浮舟江海波,蹀屣山岳颠。
行方极所到,未可岁月还。
谓余昔同游,当得送以言。
噫佛与吾学,两分不相全。
今余与子遇,无异东西辕。
共憩中道间,邂逅相留连。
我驾志在远,子驱良亦遄。
吾终不尔从,尔终不回旋。
两各剧所勤,相远日益悬。
又出所为文,要我加量铨。
荧荧掇其英,晔晔粲满编。
惜哉不经师,如珠莫钻穿。
虽有可宝资,终以无用捐。
吾观古人书,盖亦不但然。
道德蔼於中,口实助使宣。
岂有拔其根,而望华可搴。
不知源所来,何用其流沿。
人材苟不长,得一且可专。
六经众子文,其治自足观。
身当圣人时,来学浩万千。
独颜才庶蔑,他固未可肩。
人有老於行,不闻可逃天。
子何不从此,去就异说挛。
弗思自解纵,又欲引世缠。
常观己论徒,耻出妻子前。
彼髠以为羞,尔以为忻懽。
生弃父母养,士得执以鞭。
彼为则遇刑,尔还自称贤。
羞恶所不存,尔说尚何先。
予欲收子身,解去子所牵。
浴以青冷波,佩以兰与荃。
相从中道驱,障塞异道偏。
爱之幸其听,不听诚可怜。
我生病了,不喜欢说话,客人来访时我只能寒暄几句。
连脸和舌头都无法交流,更不用说复杂的言语了。
他是我的老朋友,三年来没见过他。
有一天他来到我家,告诉我他要南迁。
我问他要去哪里,原因是什么。
他说他正在学习,觉得时间很宝贵。
要想寻求佛门的教义,却恳求世间未曾传授的。
浮舟在波涛汹涌的江海上,鞋子踩在高山的巅峰。
他行走的地方极其遥远,岁月未必能再回头。
他曾经是我的旅行伙伴,理应让我送他一程。
唉,佛教与我相学,实在是不能兼得。
如今我与你相遇,犹如东西车辕。
我们在途中相聚,偶然相留连。
我驾驭着远方的志向,你也在飞快地奔跑。
我终究无法跟随你,而你也不会转回头。
我们各自努力,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又出于对文采的追求,要我来加以评量。
光辉灿烂的才华,闪耀着满编的书卷。
可惜没有经过老师的教导,如同珍珠未被雕琢。
虽然有宝贵的才能,最终也只能被弃置不用。
我看古人的书,显然也不只是这样。
道德蕴藏在其中,口才实际上是辅助的宣扬。
岂能拔去根本,却期待能获得果实。
不知道源头从何而来,何必追随其流。
人才如果不能长久,得一便应专注于此。
《六经》和众多经典,治学自足以观。
身处圣人之时,追求知识的门徒浩浩荡荡。
独有颜渊才能被轻视,其他人也未必能肩负。
人若在行走中老去,何必听信逃避之言。
你何不从此而去,接受不同的教诲。
若不思自我解脱,又想要被世俗牵绊。
常常看自己的论调,羞耻于在妻子面前出丑。
那些人以此为耻,你却对此心存欢愉。
生来就抛弃父母的养育,士人却执鞭自责。
那些人因而遭受刑罚,而你却自称贤者。
羞耻和恶行并不存在,你的说辞还有什么先后。
我想要拯救你,解脱你所牵挂的东西。
在青冷的波浪中洗净,佩戴上兰花和荃草。
我们共同在中道上行走,阻塞了不同的方向。
希望你能听从我的话,不听的话实在可怜。
王令,字季仲,号淡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身处动荡的历史环境中。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关怀。
《送僧自总》作于王令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学问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述友人南迁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即点明因病不喜欢言语的状态,表达了对交流的渴望与无奈。友人三年未见,突如其来的告别让人感到惋惜。接着,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刻探讨了学问与人生的意义,表现出对佛教的追求与对传统学问的尊重。
全诗的字句简练,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通过比喻与象征,诗人将人生的旅途与学问的追求紧密结合,强调了“师道”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表现出对自我解脱的期盼,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留恋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求知与自我解脱的重要性。
王令的“送僧自总”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浮舟江海波”比喻了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
《送僧自总》和《赠花卿》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但王令更多地探讨了学问和自我解脱的主题,而杜甫则更侧重于描绘友情的珍贵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