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4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46:31
赠王平甫
当世所交识者稀,
十年闻子幸见之。
平生所负自信重,
他日可期人莫知。
谁肯草茅穷钓筑,
世方简策诵皋夔。
丈夫出处诚何较,
却痛苍生为泪垂。
这世上能够交往的人实在不多,
十年间听闻你的名声,今天终于见到了你。
我一生所负的承诺自信是很重的,
未来的日子里希望能够实现,但无人知晓。
谁会愿意在草茅中穷困地垂钓呢?
这世上正流行简策和诵读皋夔的诗篇。
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出身何必较量,
却看到百姓困苦不已,忍不住流下泪水。
作者介绍:王令,宋代诗人,字君昇,号季涛,出生于南宋时期,王令以清新典雅的诗风著称,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与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令与王平甫相识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王令在诗中不仅反映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苍生的同情。
《赠王平甫》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和社会关怀的诗作。王令通过对友人的思念与想象,表达了对交往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望。诗的开头,王令回顾与王平甫的交往,感慨如今相见的难得,展现出深厚的友情。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自我责任的反思,王令强调自己所承载的信任与责任,并对未来充满希望,尽管这种希望在他看来是无法预知的。
诗中“谁肯草茅穷钓筑”的提问引发读者思考,王令质疑那些在繁华社会中追求名利的人,是否愿意在艰苦环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诗的最后两句则是王令对社会的深切关怀,他对苍生的痛苦感同身受,流下了悲伤的泪水,展现出他作为文人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敏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更是对时代的深思,反映了王令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深厚友谊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展现出诗人对苍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当世所交识者稀”意指:
A. 朋友很多
B. 交朋友不易
C. 朋友都是陌生人
D. 朋友关系紧密
诗中提到的“草茅”象征:
A. 富贵
B. 理想
C. 艰辛
D. 友情
诗人对社会的态度是:
A. 冷漠
B. 积极
C. 关怀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