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45:16
作者: 王令 〔宋代〕
原文展示:
讷公匡庐老,诗句整以雅。
标韵乐天淳,不肯外礼假。
所居远城市,绝俗就闲暇。
岗崖道路恶,亦为佳客下。
余虽昔所闻,相见今乃乍。
爱其语言好,超绝忽世跨。
马舁就其居,灯火共清夜。
惜不见其壮,已老吁可讶。
高才可施用,售世嗟无价。
临别更何论,共是忘言者。
这位讷公在庐山上已是高龄,他的诗句一向整齐而雅致。
他所标志的韵律如乐天般纯厚,不愿外求礼数。
他所居之地远离城市,超脱世俗以享闲暇。
山岗崖壁的道路艰险,然而这也让他成为了佳客来访。
我虽然早有耳闻,但今天见到他却是第一次。
我喜欢他那优美的语言,超凡脱俗,让人惊叹。
马车驮着我来到他的住所,灯火下共度清夜。
可惜我未能见到他年轻时的壮丽风采,如今已是老态龙钟,令人感叹。
他的才华本可施展于世,但他却如同无价之宝般被埋没。
临别时更无话可说,我们都是忘却言语的人。
作者介绍: 王令(约1090年-1150年),字宗道,号洧川,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令对庐山老居讷的拜访,表达了对老者的敬仰和对其高洁品格的赞美。诗中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才华被埋没的惋惜。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庐山老居讷的崇敬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老者高雅品质的赞美。诗中描绘的庐山景色与居士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生活的宁静与内心的丰富。第一句便点明了讷公的身份与高龄,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诗句的整齐和韵律的欣赏,引出了对其人品的赞扬。整首诗情感真挚,抒发了对友谊的珍视,尤其是在临别时的沉默,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言语的深厚情感。通过对庐山与老居讷的描绘,王令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传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抒发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惋惜,体现了对自然与人格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讷公”是指谁?
A. 唐代诗人
B. 庐山的老居士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温情与友谊的交融?
A. 高才
B. 灯火
诗中提到的“忘言者”是指哪些人?
A. 有很多话说的人
B. 心灵深处有默契的人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