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出塞二首》

时间: 2025-05-06 02:59:21

诗句

石壁凌虚万木齐,依稀疑是武陵溪。

长城旧饮纷胡骑,大漠初惊过汉鼙。

国士死来今已尽,边机愁绝剑空携。

天山闻说尤佳胜,欲乞君恩试马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9:21

原文展示

出塞二首
戚继光

石壁凌虚万木齐,
依稀疑是武陵溪。
长城旧饮纷胡骑,
大漠初惊过汉鼙。
国士死来今已尽,
边机愁绝剑空携。
天山闻说尤佳胜,
欲乞君恩试马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战争的惨烈。诗人站在高耸的岩壁上,四周是成片的树林,隐约让人想起武陵溪的美景。长城曾经承载着无数抵御胡人骑兵的历史,而大漠也回响着汉代的战鼓声。如今英勇的国士已经陨落,边疆的局势愈加严峻,手握空剑的我感到无比忧愁。听说天山地区的景色更加美丽,我希望能得到君主的恩宠,带着马去试试那里的风光。

注释

  • 石壁凌虚:高耸入云的岩壁。
  • 万木齐:成片的树林齐整挺立。
  • 武陵溪:指的是《桃花源记》中描绘的美丽景象。
  • 长城:古代防御工事,象征着抵抗外敌。
  • 胡骑:指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
  • 汉鼙:古代战鼓,象征战争。
  • 国士:指有才能的士人。
  • 边机:边疆的军事局势。
  • 君恩:君主的恩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希孟,号元之,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因在抵抗倭寇方面的卓越表现而闻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还是一位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出爱国情怀和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感受,风格雄浑激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侵扰的时期,戚继光作为军事将领,常常身处边疆,他的诗作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及对战斗生活的真实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辽阔的边塞景色为背景,表现了戚继光对国家安危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石壁与万木的对比,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象征着英雄的抱负与志向。接着,诗人通过长城与胡骑的历史回顾,展现了边疆的危险与战斗的艰辛,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诗中提到“国士死来今已尽”,令人感受到时局的悲凉与士人的无奈,边机愁绝,体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最后,诗人对天山美景的向往,既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战争渴望的反思。这首诗通过大自然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展现了戚继光的豪情壮志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壁凌虚万木齐:高耸的岩壁直入云天,成片的树林整齐地生长着,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2. 依稀疑是武陵溪:让人隐约想起美丽的武陵溪,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 长城旧饮纷胡骑:长城曾经抵御过众多的胡人骑兵,历史悠久,充满战斗的回忆。
  4. 大漠初惊过汉鼙:大漠在战鼓的声响中震动,象征着战争的威胁。
  5. 国士死来今已尽:优秀的士人已经陨落,国家的希望似乎已经消失。
  6. 边机愁绝剑空携:边疆的局势令人忧愁,手中握着空剑,象征着无力感。
  7. 天山闻说尤佳胜:听说天山的风景特别美丽,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8. 欲乞君恩试马蹄:希望得到君主的恩宠,骑马去体验那里的美景。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石壁凌虚”与“万木齐”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形成丰富的意象。
  • 排比:句子的结构重复,使情感更加饱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边疆生活的真切感受,诗人通过自然与历史的对比,反映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展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壁:象征坚强与不屈。
  • 万木:代表生机与希望。
  • 长城:象征抵御外敌与民族的坚韧。
  • 胡骑:象征外敌的威胁。
  • 汉鼙:代表历史的回响与战争的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国士”指的是哪类人?

    • A. 士兵
    • B. 有才能的士人
    • C. 商人
    • D. 农民
  2. 诗人希望向谁请求恩惠?

    • A. 朋友
    • B. 君主
    • C. 同伴
    • D. 战友
  3. 诗中提到的“武陵溪”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
    • B. 美好生活
    • C. 边疆
    • D. 自然灾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戚继光《出塞二首》与王之涣《登鹳雀楼》
    • 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历史情感,但戚继光更注重战争与边塞生活的艰辛,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戚继光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戚继光与明代抗倭战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暮 晚舟 钱塘看潮 赠凤凰山咸庵禅丈,庵名凰巢 吁嗟 新复燕居庙成敬和忠宪先师废院诗 其三 新复燕居庙成敬和忠宪先师废院诗 其二 新复燕居庙成敬和忠宪先师废院诗 开利寺观鹅亭 署西始辟草岸多植荪枝物外萧然清閒徐步援笔赏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爪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贝字旁的字 送风 畎戎 身微命贱 同声相应 石尤风 叫苦不迭 韵响 因缘为市 片字旁的字 包含钻的成语 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折节向学 乛字旁的字 鸿蒙初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