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2:22
月壮动边声,良家七校营。
横戈穿虎落,绝幕取龙城。
骑踏天山碎,鞭摇瀚海倾。
不断楼兰颈,韬中剑欲鸣。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象和激昂的战斗场面。夜空明亮,月光映照着边境的声音,良家子弟聚集在七校营地。将士们横戈奋战,穿越虎落之地,决意攻下龙城。骑兵踏遍天山,鞭声摇动,似乎要倾覆浩瀚的海洋。楼兰的颈项不断被敌人所威胁,藏在剑中的力量仿佛随时要爆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胡直,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边塞诗闻名,常表现对国家的关心和士兵的豪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边疆战争频繁的时期,表现了对士兵的赞美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边疆防务的重视。
《出塞曲 其一》以其雄浑的气势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塞的壮丽和战士的豪情。诗中描绘了明亮的月光下,士兵们在边疆奋战的场景,体现了对家国的忠诚和对战斗的热血。开篇的“月壮动边声”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紧张气氛的边塞世界,月光既是自然的光辉,也是战斗的背景。
“良家七校营”则展示了士兵们的背景和训练,暗示他们不仅是勇猛的战士,还是有良好家教的年轻人。随后的“横戈穿虎落”描绘了激烈的战斗场景,表现出战士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
最后几句“不断楼兰颈,韬中剑欲鸣”更是将战斗的紧迫感推向高潮,剑虽未出,但已蓄势待发,仿佛在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决战。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深刻反映了战士们的心境与国家的命运,激发了人们对边疆战争的思考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壮阔的边塞景象和激烈的战斗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与对战士的敬仰,反映了古代士人对边疆防务的关注与热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良家七校营”指的是什么?
A. 军营
B. 学校
C. 家庭
D. 市场
“韬中剑欲鸣”中“韬”字的意思是?
A. 隐藏
B. 展示
C. 锻炼
D. 用作
诗中提到的“楼兰”是什么?
A. 一座山
B. 一种植物
C. 一个国家
D. 一种动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