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太宜人程氏挽词》

时间: 2025-07-27 11:35:20

诗句

我昔官黟歙,人传女训芳。

尊章宜小妇,孙子寿高堂。

风木真无定,冰鱼已不尝。

遥怜霜露感,何必薤歌伤。

捧檄三牲养,称觞百岁期。

身犹孺子泣,世已隙驹驰。

吉梦青衣卜,丰碑黄绢辞。

佳城有奇事,应足洗余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35:20

原文展示:

太宜人程氏挽词
(作者:范成大)

我昔官黟歙,人传女训芳。
尊章宜小妇,孙子寿高堂。
风木真无定,冰鱼已不尝。
遥怜霜露感,何必薤歌伤。
捧檄三牲养,称觞百岁期。
身犹孺子泣,世已隙驹驰。
吉梦青衣卜,丰碑黄绢辞。
佳城有奇事,应足洗余悲。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官职上任于黟和歙两地,传颂的都是女性的美德。
尊重妻子的行为标准,孙子也能享受高堂之乐。
风木的缘分真是无常,冰鱼也已经不再品尝。
遥远地怜惜霜露带来的感动,何必用薤歌来伤感呢?
捧着祭文三牲供养,举杯祝愿百岁长寿。
我自身犹如孩子般哭泣,世事如飞驰的骏马。
美好的梦中青衣占卜,丰碑上黄绢写下的辞。
美丽的城市发生了奇妙的事情,应该能够洗去我心中的悲伤。

注释:

  • 官黟歙:指作者曾在黟和歙两地任职。
  • 女训芳:指流传的女性美德。
  • 尊章:尊重的行为规范。
  • 风木:比喻人际关系的不稳定。
  • 冰鱼:此处可能指代生活的清苦。
  • 霜露:比喻事物的无常与脆弱。
  • 薤歌:指一种用来表达哀伤的歌曲。
  • 三牲:古代祭祀用的三种牲畜,代表供养。
  • 百岁期:祝愿长寿。
  • 隙驹驰:比喻时间飞逝。
  • 吉梦青衣卜:指通过占卜求得美好的梦境。
  • 丰碑黄绢辞:指在丰碑上写下的辞章,可能是纪念或抒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号仲淹,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政治家。他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在诗词创作上也有很高的成就。范成大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词是范成大为程氏所作,表达了对已故者的怀念与哀悼。诗中通过回忆过去,抒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亲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太宜人程氏挽词》通过对程氏一生的追忆,展现了一个女性的美德与家庭的温暖。首句以“官黟歙”开篇,点明了诗人的身份背景,表明对程氏的赞美与敬重。接着,提到“尊章宜小妇”,突出了程氏作为妻子的贤良淑德,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角色的高度评价。

诗中“风木真无定,冰鱼已不尝”的句子,点出人生的无常与变幻,令人深思。诗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意象。接下来的“遥怜霜露感,何必薤歌伤”,则表现了诗人对程氏的深切怀念,认为哀伤不必通过歌唱来表达,而是用心去感受。

最后,诗人以“佳城有奇事,应足洗余悲”收尾,意在强调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尽管失去亲人令人悲痛,但美好的回忆足以抚慰心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范成大的高超艺术才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昔官黟歙:回忆自己曾在黟和歙任职,营造出亲切的回忆氛围。
  2. 人传女训芳:赞美女性的美德,表明程氏的为人。
  3. 尊章宜小妇,孙子寿高堂:强调家庭和睦,体现出对家庭价值的重视。
  4. 风木真无定:人生如风木般无常,暗含对命运的感慨。
  5. 冰鱼已不尝:生活的贫苦,从而引发对往昔的怀念。
  6. 遥怜霜露感:对自然的感悟与人情的联结。
  7. 何必薤歌伤:不需要用悲伤的歌声来表达情感。
  8. 捧檄三牲养,称觞百岁期:用祭品和酒杯祝愿长寿,体现出对逝者的敬意。
  9. 身犹孺子泣:表达个人情感,犹如孩子般脆弱。
  10. 世已隙驹驰:时间飞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11. 吉梦青衣卜:通过美好的梦境寄托希望。
  12. 丰碑黄绢辞:用辞章来纪念逝者的丰功伟绩。
  13. 佳城有奇事:美好的城市中仍有值得期待的事情。
  14. 应足洗余悲:这些美好足以抚慰内心的悲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木真无定”,比喻人生的变化无常。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霜露与人情感结合,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逝者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美德的赞美,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木: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 霜露:代表生命的脆弱与感动。
  • 薤歌:传统哀歌,象征哀伤的表达。
  • 三牲:代表祭祀与对逝者的尊重。
  • 青衣:象征美好的未来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太宜人程氏挽词》是谁作的?

    • A. 李白
    • B. 范成大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风木”象征什么?

    • A. 家庭和睦
    • B. 人生的无常
    • C. 自然的美丽
    • D. 友情的珍贵
  3. 诗的最后一句“应足洗余悲”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逝者的绝望
    • B. 对生活的失望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爱情的怀念

答案:

  1. B. 范成大
  2. B. 人生的无常
  3. C. 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对故土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
  • 《静夜思》(李白)则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思乡之情,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传达了深沉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年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閒课 园步杂兴 尤丈京丈和篇涅对四用前韵为谢 园中杂书四首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 其二 桂隐纪咏·听莺亭 夏夜二首 其一 正月八日喜霁 寄呈尤侍郎二首 其一 同张以道出游近郊成古诗十六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巳字旁的字 附协 拱手低眉 龠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陆离光怪 包含骏的成语 生荣没哀 既冠之年 暴衣露冠 气刚 考区 自治 马字旁的字 丰杀随时 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