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0:09
风劲便轻棹,霜严怯弊裘。
青山蟠巨浸,红树立沧洲。
月黑鴈犹去,灯寒人更愁。
烟松漫小岘,何处问鸣驺。
秋风劲吹,轻舟在水面上摇曳,初霜来临让我对破旧的衣裳感到寒冷。青山环绕,巨大的水面如同吞没一切,红树在沧浪中屹立。月色昏暗,鸿雁依然飞去,寒冷的灯光中,人们心中愈发愁苦。烟雾笼罩的小山上,不知何处可以问到那鸣叫的驴。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璧,号石湖,浙江嘉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北归途中,时逢秋季,描绘了夜晚出关时的景象,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担忧。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夜出行时的复杂心情。首句“风劲便轻棹”通过“风劲”与“轻棹”的对比,传达出一种自然环境的强烈与人的脆弱。随着秋霜的降临,诗人对“弊裘”的感受,揭示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冷清与凄凉。
“青山蟠巨浸,红树立沧洲”两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青山和红树在水面映衬下显得分外立体,诗人通过此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孤独和渺小。
最后两句“月黑鴈犹去,灯寒人更愁”则转向内心情感的刻画。月色昏暗,鸿雁飞去,象徵着离别的愁苦;而寒冷的灯光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与情感时,运用了对比、意象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展现了孤独与愁苦的情感基调。
诗中“月黑鴈犹去”所表达的情感是?
“霜严怯弊裘”中的“弊裘”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现了什么主题?
两首诗都使用了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情感,但杜甫的作品更加直接,而范成大的作品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