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7:53
挽龚致政二首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绣节荣分使,
斑衣喜拜亲。
方将昌厥后,
岂必在其身。
其馆仙游远,
佳城瑞气新。
九原看厚报,
衮衮耀丝纶。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龚致政的哀悼与怀念。首先,诗人提到他在朝廷中受到的荣誉和重视,斑衣是朝服的象征,表达了他在官场的地位。接着,诗人指出,虽然他可能已离世,但他的功绩和影响将会长存,而不局限于个人的名声。接下来,提到他的居所如仙境般遥远,城市充满了祥瑞之气,象征着他在世时的清明与美好。最后,诗人希望他在九原(即阴间)能够得到厚报,借此表达对他无尽的敬仰与怀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子云,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写景抒怀见长。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龚致政去世后所作,李曾伯对其生前的高洁品德和政治成就表示深切的敬意与怀念,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道德和政治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龚致政的生平与理想,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首联“绣节荣分使,斑衣喜拜亲”,通过对官位的描述,表现了龚致政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对亲朋好友的关怀。接下来的“方将昌厥后,岂必在其身”,则透露出对人生命的思考,强调个人的成就与影响不应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名声,而更应该延续下去。
“其馆仙游远,佳城瑞气新”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展现了龚致政生前神仙般的生活状态,兼具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最后两句“九原看厚报,衮衮耀丝纶”则表达了希望亡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得到厚报,且其美德与成就将永载史册。这种感情的表达,使整首诗情感深邃而真切,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理想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敬仰,体现了对理想、功德的追求和对人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绣节”象征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联中希望龚致政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诗中提到的“佳城瑞气新”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曾伯的《挽龚致政二首》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李曾伯的诗更侧重于哀悼与对友人的怀念,而王安石则更强调个人的志向与风采。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