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5:57
昔缀都曹后,升堂拜父师。
达尊廑异盼,国士沐深知。
鹤发人何在,蝇头字尚遗。
遣车无路送,挥泪挥丰碑。
曾经在都城任职时,登堂拜见过我的父亲和老师。
尊者的期望如此不同,国家的英才我深知其情。
白发苍苍的人如今在哪里呢?那小字迹仍然留存。
送别的车子无路可行,泪水挥洒在丰碑上。
李曾伯,字宜卿,号逸庵,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历任文官,深得朝廷器重。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表现对友人的怀念与追思。
《挽大资节使史国公三首》是李曾伯为悼念大资节使史国公而作,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反映出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回忆往昔,展现了友人与师长之间深厚的情感。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对尊者的敬仰和对故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在第一句中,诗人追忆自己曾在都城任职的经历,表达了对父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第二句则流露出对国家英才的深切了解和期待,展现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句“鹤发人何在”,以白发苍苍的老者为象,渗透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人的追寻。最后一句“遣车无路送,挥泪挥丰碑”以强烈的情感收尾,表现出送别的无奈与悲伤,泪水与丰碑相结合,象征着对逝者的追忆和对其业绩的铭刻,深刻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充分体现了李曾伯的诗歌才华和对生命、友谊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及师长的怀念,反映出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时光的珍视,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命的思考。
李曾伯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鹤发人何在”中的“鹤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丰碑”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