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幽居夏日》

时间: 2025-07-29 10:20:29

诗句

茅舍参差烟霭中,超然高兴与谁同?

形骸已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物功。

子母瓜新间尊俎,公孙竹长映帘栊。

日长愈觉闲无事,隐具成书又一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0:20:29

原文展示:

幽居夏日
陆游 〔宋代〕

茅舍参差烟霭中,
超然高兴与谁同?
形骸已与流年老,
诗句犹争造物功。
子母瓜新间尊俎,
公孙竹长映帘栊。
日长愈觉闲无事,
隐具成书又一通。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茅草屋中,我独自一人,心情愉悦,却不知与谁分享。身体与岁月渐渐衰老,但我仍在努力创作诗句,追求艺术的成就。新鲜的瓜果盛放在餐桌上,公孙竹影子投射在窗帘上。白昼漫长,愈发觉得无所事事,隐约间又写成了一本书稿。

注释:

  • 茅舍:用茅草搭建的房屋,指简陋的居所。
  • 参差:形容错落有致,有高有低。
  • 超然:超脱于世俗,心境悠然。
  • 形骸:指人的身体和形体。
  • 流年:流逝的岁月,指时间的推移。
  • 子母瓜:指瓜类植物,可能指西瓜或其他瓜类。
  • 公孙竹:一种竹子,常用于装饰或遮阳。
  • 隐具:指隐秘的文具,或是写作的工具。
  • 成书:写成书稿,或完成写作。

典故解析:

  1. 公孙竹:在古代文人中,竹子常象征高洁和坚韧,在诗中它也象征着诗人的清雅情怀。
  2. 形骸流年:表现了诗人对自我老去的感慨,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诗歌风格豪放而又忧国忧民,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幽居夏日》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山野间隐居,生活简朴而宁静,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沉浮的思考。

诗歌鉴赏:

《幽居夏日》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宁静与对生活感悟的诗。诗中,陆游以“茅舍”作为背景,描绘出一个独处于自然中的场景,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诗的前两句以“烟霭”构建了一个朦胧而又清新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在此环境中的超然心情。然而,诗人在享受宁静的同时,也意识到自身的衰老与时光的流逝,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展示了他虽然身处隐居之地,但仍然不忘追求艺术的精神。新鲜的瓜果和竹影不仅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富饶。诗的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闲适感受,尽管时光悠长,却也能在这种闲暇中找到创作的乐趣。

整首诗融自然景物与人情感于一体,体现了诗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深刻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茅舍参差烟霭中:描绘隐居的环境,烟雾缭绕,显示出一种朦胧与寂静。
  2. 超然高兴与谁同:表达超然的心情,但又感到孤独,没有人分享。
  3. 形骸已与流年老:身体衰老,岁月无情,感慨时光的流逝。
  4. 诗句犹争造物功:尽管年老,仍努力创作,追求艺术的价值。
  5. 子母瓜新间尊俎:生活中的新鲜瓜果,增添生活的乐趣。
  6. 公孙竹长映帘栊:竹影摇曳,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情趣。
  7. 日长愈觉闲无事:漫长的日子中,感到无所事事。
  8. 隐具成书又一通:在闲暇中又完成了一部作品,彰显创作的持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琐碎比作诗句的创作,表现艺术与生活的交融。
  • 对仗:如“形骸已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物功”,体现了诗词的工整与韵律美。
  • 意象:运用“茅舍”、“瓜”、“竹”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闲适的氛围,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艺术的追求。在宁静的隐居生活中,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衰老,却仍然保持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茅舍:象征简朴的生活和隐居的理想。
  • 烟霭:表现出一种朦胧、宁静的自然环境。
  • 子母瓜:象征丰收与生活的乐趣。
  • 公孙竹:象征高雅与坚韧,体现出诗人的品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幽居夏日》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 A. 李白
    • B. 陆游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形骸”指的是:

    • A. 心灵
    • B. 身体
    • C. 诗句
  3. 诗中提到的“公孙竹”可以象征什么?

    • A. 高洁与坚韧
    • B. 生活的艰辛
    • C. 时光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同样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环境中的感受。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师》 by 王维:描绘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陆游的《幽居夏日》与王维的《鹿柴》有相似的主题,二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生活态度。陆游更多地展现了对时光的感慨,而王维则注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者的风格均体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闲适 阳华岩 献知己 冬日寄友人 答刘录事夜月怀湘西友人见寄 酬王檀见寄 寄刘录事 题弘济寺不出院僧 龙翔寺居夏日寄献王尚书 龙翔寺言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当仁不让 国脉民命 鼻字旁的字 常奥 竹箯 幺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扪心清夜 行字旁的字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符牒 以死济之 德川家康 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厄字旁的字 藏头护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