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39
幽居夏日
陆游 〔宋代〕
茅舍参差烟霭中,
超然高兴与谁同?
形骸已与流年老,
诗句犹争造物功。
子母瓜新间尊俎,
公孙竹长映帘栊。
日长愈觉闲无事,
隐具成书又一通。
在烟雾缭绕的茅草屋中,我独自一人,心情愉悦,却不知与谁分享。身体与岁月渐渐衰老,但我仍在努力创作诗句,追求艺术的成就。新鲜的瓜果盛放在餐桌上,公孙竹影子投射在窗帘上。白昼漫长,愈发觉得无所事事,隐约间又写成了一本书稿。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诗歌风格豪放而又忧国忧民,深受后人喜爱。
《幽居夏日》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山野间隐居,生活简朴而宁静,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沉浮的思考。
《幽居夏日》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宁静与对生活感悟的诗。诗中,陆游以“茅舍”作为背景,描绘出一个独处于自然中的场景,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诗的前两句以“烟霭”构建了一个朦胧而又清新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在此环境中的超然心情。然而,诗人在享受宁静的同时,也意识到自身的衰老与时光的流逝,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展示了他虽然身处隐居之地,但仍然不忘追求艺术的精神。新鲜的瓜果和竹影不仅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富饶。诗的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闲适感受,尽管时光悠长,却也能在这种闲暇中找到创作的乐趣。
整首诗融自然景物与人情感于一体,体现了诗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深刻的人生哲学。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艺术的追求。在宁静的隐居生活中,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衰老,却仍然保持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幽居夏日》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诗中提到的“形骸”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公孙竹”可以象征什么?
陆游的《幽居夏日》与王维的《鹿柴》有相似的主题,二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生活态度。陆游更多地展现了对时光的感慨,而王维则注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者的风格均体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