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7:00
粉壁衡霍近,群峰如可攀。
能令堂上客,见尽湖南山。
青翠数千仞,飞来方丈间。
归云无处灭,去鸟何时还。
胜事日相对,主人常独闲。
稍看林壑晚,佳气生重关。
粉墙近在衡山和霍山之间,群峰似乎可以攀登。
能够让堂上的客人,尽览湖南的山川。
青翠的山峰高达数千仞,仿佛飞入了方丈之间。
归来的云无处可归,飞去的鸟儿何时才能回来?
美好的景致日复一日相对着,主人却常常独自闲适。
稍微看着林间的夕阳,佳气在重关之中升起。
这首诗中提到的“衡山”和“霍山”都是南方著名的山脉,作者通过描写这些山脉,传达了山的壮丽和自然的美。诗中提到的归云和去鸟,反映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感慨。
作者介绍:刘长卿(约709年-约785年),唐代诗人,字君贞,号静庵,晚号长卿。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刘长卿隐居于会稽山的草堂时,是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学的感悟。
刘长卿的《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诸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展现了深厚的山水情怀。诗的开头以“粉壁”引入,构建了一幅静谧的草堂景象,墙壁的粉色与周围的群峰形成对比,暗示出一种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接着,诗人通过“群峰如可攀”体现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仿佛这些山峰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能令堂上客,见尽湖南山”的句子则表达了诗人对来宾的热情好客,希望他们能享受自然的美景。随着诗句的推进,青翠的山高耸入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仿佛这些山脉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后面的句子中,“归云无处灭”与“去鸟何时还”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流动的云与离去的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变迁。最后几句则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胜事日相对,主人常独闲”,他在自然的美景中找到安宁,享受着独处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山脉是哪个?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归云无处灭”中,归云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二者都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示了不同的自然风光和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