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4:40
原文展示:
书怀二首 赵蕃 〔宋代〕
去日春江白芷生,再来秋野蟪蛄鸣。 浩然已分不才弃,张翰安能恤后名。 自叹还山何太晚,政须杯酒为深倾。 凭愚邀敬多官府,与想桃源源上行。
白话文翻译:
离开时春江边的白芷刚刚生长,再次回来时秋野中蟪蛄在鸣叫。 我自知才疏学浅,已被世人抛弃,张翰那样的人物怎能顾及后世的名声。 我自叹归隐山林为何如此晚,现在正需要借酒来倾诉心声。 凭借愚钝和谦卑,我在官府中受到尊敬,想象着在桃源般的地方行走。
注释: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南塘,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书怀二首》是他在归隐之后所作,表达了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江白芷和秋野蟪蛄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生活的变迁。诗人自谦才疏学浅,被世人抛弃,但他并不在意后世的名声,而是更关注当下的生活和内心的情感。诗中“自叹还山何太晚”一句,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悔恨。最后两句通过“凭愚邀敬”和“与想桃源源上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接受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去日春江白芷生,再来秋野蟪蛄鸣。”
“浩然已分不才弃,张翰安能恤后名。”
“自叹还山何太晚,政须杯酒为深倾。”
“凭愚邀敬多官府,与想桃源源上行。”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春江白芷和秋野蟪蛄,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自谦和向往桃源,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接受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白芷”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诗中“蟪蛄”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浩然已分不才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自负 B. 自谦 C. 自豪 D. 自嘲
诗中“与想桃源源上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隐居生活 C. 城市生活 D. 旅行生活
答案:1. B 2. C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