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5:11
原文展示: 殷太史正甫至自太山为赠 李攀龙 〔明代〕
明堂天子昔登坛,御道风流拥汉官。 海色迥临三观动,春阴不散五松寒。 白云忽向封中出,玉牒谁从箧里看。 此日满朝求禅草,相如早晚入长安。
白话文翻译: 昔日天子在明堂登坛,御道旁风流人物簇拥着汉官。 海色远临,三观为之动摇,春阴不散,五松依然寒冷。 白云忽然从封中冒出,玉牒在箧中谁来翻看。 今日满朝都在寻求禅草,相如早晚会进入长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明代诗人,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攀龙赠给殷正甫的,殷正甫从泰山归来,诗人以此诗表达对其的敬意和欢迎。诗中通过描绘天子登坛、汉官簇拥等场景,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隐含了对殷正甫的赞美和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天子登坛、汉官簇拥等场景,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对友人的敬意。诗中“海色迥临三观动,春阴不散五松寒”一句,以海色和春阴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政治局势的关注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明堂天子昔登坛”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天子在明堂登坛 B. 天子在泰山登坛 C. 天子在长安登坛 答案:A
诗中“海色迥临三观动”中的“三观”指的是什么? A. 道教的三清观 B. 佛教的三宝 C. 儒家的三纲 答案:A
诗中“相如早晚入长安”中的“相如”指的是谁? A. 司马相如 B. 李白 C. 杜甫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