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18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其三 李攀龙 〔明代〕
太华高临万里看,中原秋色更漫漫。 振衣瀑布青云湿,倚剑明星白日寒。 东走峰阴摇砥柱,西来紫气属长安。 自怜綵笔惊人在,只尺天开谒帝难。
站在太华山的绝顶,远眺万里,中原的秋色无边无际。 瀑布飞泻,仿佛湿透了青云;倚剑而立,明星闪烁,白日也显得寒冷。 东边的山峰阴影摇曳,如同砥柱;西边的紫气东来,归属于长安。 我自怜这彩笔惊人,但在这天开之地,谒见帝王却是难事。
作者介绍: 李攀龙(1514-1605),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人。他的诗文以豪放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他登临华山时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攀龙在秋末登临华山绝顶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中原秋色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文才的自豪和对仕途的无奈。
这首诗以华山绝顶为视角,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首联“太华高临万里看,中原秋色更漫漫”展现了华山的高耸和中原秋色的辽阔。颔联“振衣瀑布青云湿,倚剑明星白日寒”通过生动的意象,如瀑布、青云、明星、白日,表达了诗人的豪迈情怀。颈联“东走峰阴摇砥柱,西来紫气属长安”则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尾联“自怜綵笔惊人在,只尺天开谒帝难”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豪和对仕途的无奈。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描绘华山的高耸和中原秋色的辽阔,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通过对自己文才的自豪和对仕途的无奈,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振衣瀑布青云湿”中的“青云湿”比喻了什么? A. 瀑布的气势 B. 青云的湿润 C. 诗人的心情 D. 天空的阴沉
诗中“倚剑明星白日寒”中的“白日寒”表达了什么? A. 白日的温暖 B. 白日的寒冷 C. 诗人的心情 D. 天空的阴沉
诗中“自怜綵笔惊人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什么方面的自豪? A. 文才 B. 武艺 C. 品德 D.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