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友人》

时间: 2025-07-29 16:24:21

诗句

恋道欲何如,东西远索居。

长疑即见面,翻致久无书。

甸麦深藏雉,淮苔浅露鱼。

相思不我会,明月几盈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24:21

原文展示:

寄友人
作者: 张蠙 〔唐代〕

恋道欲何如,东西远索居。
长疑即见面,翻致久无书。
甸麦深藏雉,淮苔浅露鱼。
相思不我会,明月几盈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问你我之间的情谊该如何维系,东西两地相隔,孤独地生活着。常常怀疑我们是否能再相见,反而导致了很长时间没有书信往来。田野里的麦子深藏着野鸡,淮河岸边的苔藓上隐约可见浮游的鱼。相思之苦让我无法与你相会,明月的盈亏变化又有几何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恋道: 这里指思念和关心的道理。
  • 索居: 孤独地生活。
  • 长疑: 常常怀疑。
  • 翻致: 反而导致。
  • 甸麦: 指田野里的麦子。
  • 深藏雉: 深藏的野鸡。
  • 淮苔: 淮河岸边的苔藓。
  • 盈虚: 指月亮的圆缺变化。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明月”常常用来象征思念与离愁。在古诗中,明月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蠙,字元之,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好友远行或因故未能相见的情况下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

诗歌鉴赏:

《寄友人》是一首充满思念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开头两句“恋道欲何如,东西远索居”直接点明了主题,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距离感,以及孤单的感受。接下来,诗人通过“长疑即见面,翻致久无书”写出友人之间的隔阂,思念之情愈加深厚却又无奈。田野中麦子与野鸡的隐喻,水边苔藓与鱼的意象,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隔绝,体现了深切的情感。最后以“相思不我会,明月几盈虚”收尾,既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又将思念与月亮的盈亏联系起来,增添了诗的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恋道欲何如:思念的情感该如何表达。
  2. 东西远索居:东西两地相隔,独自生活。
  3. 长疑即见面:常常怀疑是否能再见面。
  4. 翻致久无书:反而导致很久没有书信往来。
  5. 甸麦深藏雉:田野里的麦子深藏着野鸡。
  6. 淮苔浅露鱼:淮河岸边的苔藓上隐约可见浮游的鱼。
  7. 相思不我会:思念之苦让我无法与你相会。
  8. 明月几盈虚:明月的盈亏变化又有几何呢?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友谊的疏远。
  • 对仗: 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于友人的思念与无奈,借助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 思念、孤独的象征。
  • 田野: 生活的背景,体现自然的美好与单调。
  • 麦子、野鸡: 象征着生活的丰收与隐秘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西远索居”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友谊的深厚
    • B. 孤独与思念
    • C. 喜悦与团聚
  2.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明月”主要象征什么?

    • A. 亲情
    • B. 思念
    • C. 财富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思念之情,借助月亮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张蠙的《寄友人》则更侧重于友人之间的情感,展现了思念的复杂与无奈。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李白与他的时代》
  • 《王维诗集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庆宫春 苍虬重返湖庐,有词见寄,依韵和之 庆宫春二首 其二 庆宫春二首 其一 庆宫春 春日澹岩邀同小谱饮度心香室水榭听女郎王双喜琵琶有感湖上旧游 庆宫春 庆宫春 瓜圃藏珍妃印拓 庆宫春 读片玉集 庆宫春 感时 庆宫春 甲申立春阴寒 庆宫春 重登西楼月下闻雁寄怀湘潭王壬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字头的字 慎终承始 侍驾 交眩 咎有应得 导尿 不忙不暴 诪张为幻 言字旁的字 向迩 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恋恋不舍 鸟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对天发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