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7:16
何年万仞顶,独有坐禅僧。
客上应无路,人传或见灯。
斋厨唯有橡,讲石任生藤。
遥想东林社,如师谁复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僧在高山顶上静坐修行的情景。诗人回忆起那年在万仞高峰的经历,只有那位禅僧独自在此打坐。来访的客人应该没有路可走,听说有人在此点亮了灯火。斋厨中只有橡树提供的食物,讲学的石头上任凭藤蔓生长。遥想东林社,像这样的大师,谁还能再出现呢?
张蠙,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料,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参访高山或寺庙时所作,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及对修行生活的思考。同时,社会背景下,禅宗思想逐渐盛行,许多文人雅士开始向往这种超脱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山上禅僧的寂静修行,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哲学的理解。开头两句通过“何年”和“万仞顶”的对比,突显出禅僧的孤独与超然,营造出一种清净的氛围。接着,诗中提到“客上应无路”,表现了对世俗的疏离,似乎在暗示修行者的高深与世人的遥远。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斋厨唯有橡”和“讲石任生藤”展现了禅僧简朴的生活状态,生动地描绘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最后一句“遥想东林社,如师谁复能”更是感叹当时的禅师难以再现,表达了对当下禅宗大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以自然的元素传达了禅宗的哲思,展现了人对自然、对自我内心的探求。
整首诗体现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与对高僧的怀念,表达了对当代禅宗大师的无奈与思考,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万仞”指的是: A. 地面 B. 高山 C. 河流
“客上应无路”暗示了什么? A. 高僧的孤独 B. 交通不便 C. 访客的多
诗中提到的“东林社”象征着: A. 世俗生活 B. 高僧聚集的地方 C. 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