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齐安春谣五绝 其一》

时间: 2025-05-06 02:25:54

诗句

江上鱼肥春水生,江头花落草青青。

蒌蒿芽长芦笋大,问君底事爱南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5:54

原文展示:

齐安春谣五绝 其一 张耒 〔宋代〕 江上鱼肥春水生,江头花落草青青。蒌蒿芽长芦笋大,问君底事爱南烹。

白话文翻译:

江上的鱼儿肥美,春天的水流生机勃勃,江边花儿凋落,草地青青。蒌蒿的嫩芽和芦笋都长得很大,问你为何如此喜爱南方的烹饪。

注释:

  • 鱼肥:指江中的鱼因为春天的到来而变得肥美。
  • 春水生:形容春天江水上涨,生机勃勃。
  • 蒌蒿: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嫩芽可食用。
  • 芦笋:芦苇的嫩芽,可食用。
  • 南烹:指南方的烹饪方式,可能指南方菜肴的清淡或独特风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游览江边时所作,表达了对春天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南方烹饪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边的景色,通过鱼肥、花落、草青等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最后一句提问,表达了对南方烹饪的喜爱,可能是作者在游历或生活中对南方风味的体验和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江边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首句“江上鱼肥春水生”直接点出了春天的特点,鱼肥水活,充满了生机。次句“江头花落草青青”则通过花落草青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转换和生命的循环。后两句提到蒌蒿芽和芦笋,这些都是春天的时令食材,通过提问“问君底事爱南烹”,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南方烹饪的喜爱,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食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明快,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鱼肥春水生”: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江水上涨,鱼儿因为春天的到来而变得肥美,充满了生机。
  2. “江头花落草青青”:这句诗通过花落草青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转换和生命的循环,花落象征着旧的结束,草青则象征着新的开始。
  3. “蒌蒿芽长芦笋大”:这句诗提到了春天的时令食材,蒌蒿的嫩芽和芦笋都长得很大,这些都是春天的特色,也是人们喜爱的食材。
  4. “问君底事爱南烹”:这句诗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南方烹饪的喜爱,可能是作者在游历或生活中对南方风味的体验和回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花落和草青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转换和生命的循环。
  • 提问:通过提问“问君底事爱南烹”,增加了诗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江边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南方烹饪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肥:象征春天的生机和丰收。
  • 花落:象征旧的结束和生命的循环。
  • 草青:象征新的开始和生命的活力。
  • 蒌蒿芽、芦笋:象征春天的时令食材和生活的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蒌蒿芽”和“芦笋”是什么? A. 春天的时令食材 B. 秋天的时令食材 C. 冬天的时令食材 D. 夏天的时令食材

  2. 诗的最后一句“问君底事爱南烹”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喜爱? A. 北方烹饪 B. 南方烹饪 C. 西方烹饪 D. 东方烹饪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江边景色,充满了生机和美感。
  • 杨万里的《小池》: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池塘景色,与张耒的诗风相近。

诗词对比:

  • 张耒的《齐安春谣五绝 其一》与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江边景色,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抒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相关查询

晚春 挽叶倅二章 挽叶倅二章 挽悟悦师二章 挽悟悦师二章 挽王总干父知县 挽南塘朱检阅二首 挽南塘朱检阅二首 挽储华谷四首 挽储华谷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死骨肉 水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盘踤 介倪 竿木逢场 反犬旁的字 惊看 皈依三宝 鼠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通材达识 湿哭干啼 龙多乃旱 半元音 包含协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