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0:33
闻友人驾前及第
作者: 贯休 〔唐代〕
见心知命好,一别隔烟波。
世乱无全士,君方掇大科。
早随銮辂转,莫恋蜀山多。
必贡安时策,忠言奈尔何。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友人考取进士的喜悦与祝贺。你心中所期望的命运终于实现了,我们一别已隔了千山万水。如今世道混乱,能够成才的人已不多,而你正是获得重要科举的有缘人。希望你能早日随驾而转,不要再留恋蜀山的美景。你务必要献上安定时政的策论,忠实的建议又该如何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字士行,号了庵,生于公元830年,卒于883年。他的诗风清新而婉约,擅长描写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常以闲适的心态面对世事。贯休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友人考取进士之际,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对士人的影响,以及诗人对社会动乱时期的感慨与对友人的祝福。
《闻友人驾前及第》是一首充满祝贺与感慨的诗作,贯休通过对友人的祝福,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希望。诗的开头,"见心知命好",直接抒发了对友人成功的喜悦,带着浓厚的个人情感。接下来的"一别隔烟波"则是对友人分离后心情的描绘,烟波浩淼,象征着距离与思念。
“世乱无全士”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无奈与无力,人才的得失让他感慨万千。紧接着“君方掇大科”,则是对友人考取进士的祝贺,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欣赏与期待。
“早随銮辂转,莫恋蜀山多”,这句则将友人的未来与个人情感结合,劝告友人不要沉迷于美好的蜀山,而要把握前程,追求更高的理想。最后两句“必贡安时策,忠言奈尔何”则回归到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为国家献计献策,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怀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流畅,既有对友人的祝贺,又不乏对世事的思考,展现了贯休深厚的诗歌技巧与丰富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人的祝贺与对社会动荡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期盼与关怀,同时也寄托了对社会安定与人才辈出的希望,表达了浓厚的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友人的心态是怎样的? a) 失望 b) 祝贺 c) 疑惑
“世乱无全士”中“全士”指的是什么? a) 全部的士人 b) 完整的士人 c) 能成才的人
诗中提到的蜀山象征着什么? a) 权力 b) 美好生活 c)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孟郊的《登科后》相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科举成功的喜悦,但贯休的诗更加侧重于社会的责任感,而孟郊则更加个人化,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通过两首诗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的诗人对科举成功的不同思考与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