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0:54
奉赠卢五丈参谋(琚)
—— 杜甫
恭惟同自出,妙选异高标。
入幕知孙楚,披襟得郑侨。
丈人藉才地,门阀冠云霄。
老矣逢迎拙,相于契托饶。
赐钱倾府待,争米驻船遥。
邻好艰难薄,氓心杼轴焦。
客星空伴使,寒水不成潮。
素发干垂领,银章破在腰。
说诗能累夜,醉酒或连朝。
藻翰惟牵率,湖山合动摇。
时清非造次,兴尽却萧条。
天子多恩泽,苍生转寂寥。
休传鹿是马,莫信鵩如鸮。
未解依依袂,还斟泛泛瓢。
流年疲蟋蟀,体物幸鹪鹩。
辜负沧洲愿,谁云晚见招。
这首诗表达了对卢五丈的恭敬与赞赏。诗人认为,虽然同出一门,但卢五丈的才华卓越,标志独特。进入朝廷后,诗人对孙楚的了解与对郑侨的欣赏让他倍感振奋。卢五丈在官场上有着良好的背景和名望,令人仰望。虽然年纪已大,诗人却感到自己在迎合上显得笨拙,反而更容易与卢五丈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
诗人提到,朝廷的金钱和物资都很匮乏,生活的艰难让人心力交瘁。即便是身在高位,邻里的关系也变得微薄,民众的心情难以安抚。诗中描绘了孤独的客星与寒冷的水流,似乎表明了他的无奈和对时局的感慨。虽然人到老年,银章已在腰间破损,诗人却依旧能在醉酒中吟诗,夜以继日。
诗人在诗中提到,朝廷的繁华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时光的流转,兴盛与萧条并存。天子虽多恩泽,但百姓却愈显寂寥。他告诫人们,不要轻易传递不实消息,也不要相信那些不靠谱的言辞。流年的无情让他感到疲惫,面对大自然的变化,他希望能得到一些安慰。最后,他感慨自己辜负了心中对沧洲的愿望,谁能想到晚年才得到召唤。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12年,卒于770年。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疾苦而著称,是“诗圣”之称。他的创作在唐代诗歌中占有重要位置,尤其在风格上追求真实与深刻。
《奉赠卢五丈参谋》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他处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困苦。此时杜甫身处四川,虽然他对卢五丈的赞美是真诚的,但也反映出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失望与无奈。
这首诗展现了杜甫对卢五丈的深厚敬意和赞美,同时也折射出自身的生活困境与对社会现状的感慨。杜甫通过对卢五丈才华的赞美,表现出对知识分子的推崇与对当时政治腐败的无奈。诗中对卢五丈的描绘,既有对其才能的认可,也隐含着对自我境遇的思考与反省。
诗人在构思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显得工整而富有韵律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杜甫传达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但同时又不乏个人的失落感。他用“老矣逢迎拙”来表达自己在官场上的无奈,反映出他内心的挣扎与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是对卢五丈的赞美,更是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剖析。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与情感,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体现出杜甫作为“诗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诗歌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渗透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令人深思。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杜甫对卢五丈的赞美与敬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失望与个人境遇的无奈。诗中通过对卢五丈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国家、人民的关心。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杜甫的《奉赠卢五丈参谋》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友人的赞美
B. 对社会现状的失望
C. 对自然景色的描写
D. 以上都是
诗中提到的“老矣逢迎拙”是什么意思?
A. 年纪大了,迎合变得笨拙
B. 年轻时迎合很容易
C. 迎合是很重要的
D. 年纪大了,不需要迎合
“客星空伴使”中的“客星”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与漂泊
C. 荣耀
D. 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