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8:48
玉腕骝(江陵节度卫公马也)
作者: 杜甫
闻说荆南马,尚书玉腕骝。
顿骖飘赤汗,跼蹐顾长楸。
胡虏三年入,乾坤一战收。
举鞭如有问,欲伴习池游。
听说荆南的名马,尚书所拥有的玉腕骝。
它的鬃毛如赤色汗水般飘动,双腿屈曲,回头望着那高大的梧桐。
胡人入侵三年,天地间的一切都在战争中消磨。
我提起马鞭仿佛在问,是否能陪我去习池游玩。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生于盛唐,历经安史之乱,深感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作品常表现对社会的关怀与对国家的忧虑。
《玉腕骝》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战乱时期,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在诗中体现。诗中提到的名马象征着力量与美好,是对过去繁荣的怀念。
《玉腕骝》是一首描写名马的诗作,但其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历史与社会背景。诗人在诗中以名马为引子,表达了对国家动乱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对名马的描写,展现了马的优雅与骄傲,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中。然而,随着诗意的发展,马的姿态与作者的思绪交织,突显出一种不安与哀伤,尤其是对胡虏入侵的提及,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最后一句“欲伴习池游”更是让人感到无奈和渴望,渴望回到那无忧无虑的生活中,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情感深邃而复杂。杜甫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成功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显示了他卓越的诗歌才华。
整首诗通过描写名马,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动荡的无奈与渴望逃避现实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尚书”指代什么?
A. 一种马
B. 高官
C. 地名
D. 书籍
“胡虏”指的是哪类人?
A. 汉人
B. 外族入侵者
C. 农民
D. 商人
整首诗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A. 欢快
B. 哀伤与无奈
C. 愤怒
D. 自豪
可以将《玉腕骝》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杜甫更偏向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壮志。